2019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 无纸化办公,低碳出行,减少资源消耗 | 
| B. | 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 
| C. | 推广使用滴、喷灌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 
| D. | 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 
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理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 分类观:干冰和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 | 
| B. | 元素观: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 | 
| C. | 变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 | 
| D. | 结构观:氖原子和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 )
| 组别 | 变化内容 | 
| A | 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量体裁衣 | 
| B | 水果榨汁 钢铁锈蚀 木已成舟 | 
| C | 竹篾编框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 | 
| D | 玻璃破碎 镁条燃烧 滴水成冰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 参加反应的  | 
| B.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 C.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 
| D. | 由  |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经干燥再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若每个环节均有明显现象,则符合条件的气体组合是( )
| A. | O 2 CO 2 N 2 | B. | N 2 H 2 CO 2 | 
| C. | H 2CO CO 2 | D. | CO 2 Ar CO | 
金属M与Cu(NO 3) 2溶液发生反应:M+Cu(NO 3) 2=Cu+M(NO 3)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金属M不可能是铝 | 
| B. | 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 3═2Ag+M(NO 3) 2 | 
| C. | 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 | 
| D. | 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 | 
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组别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B | 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 C | 提纯混有少量Ca(OH) 2的KOH溶液 | 加入过量K 2CO 3溶液,振荡、静置、过滤 | 
| D | 鉴别CaCO 3、NaOH、NaCl、NH 4NO 3固体 | 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Al(OH) 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AlCl 3+3NaOH═Al(OH) 3↓+3NaCl、Al(OH) 3+NaOH=NaAlO 2(偏铝酸钠)+2H 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 A. | b点生成的Al(OH) 3质量达到最大值 | 
| B. | 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 3和NaAlO 2 | 
| C. | 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 3和NaAlO 2中 | 
| D. | 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令世人瞩目。
(1)以石墨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国产智能温控服装,在通电条件下能自行发热并保持恒温,这是利用了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重要性质之超强导热性和 。
(2)鄂尔多斯市的两旗两区已进入“1小时高铁经济圈”,高铁超长轨道利用“铝热反应”进行焊接的原理是Fe3O4和Al粉按比例混合,高温下生成Fe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001A型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钛合金,一般情况下与组成它的合金相比,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4)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实验室中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一旦成熟并投入使用,有望解决人类未来的 问题。
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 试剂 | NaCl溶液 | 盐酸 | NaHCO 3溶液 | NH 4Cl溶液 | NaOH溶液 | 
| 颜色 | 紫 | 红 | 蓝 | 红 | 蓝 | 
(1)NH 4Cl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离子中的    (填离子符号)。
 离子中的    (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该粒子符号是 。
(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⑤五种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是 (填元素符号)。
(3)由表中①②④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多存在于水稻、小麦、马铃薯等中,它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
(2)t2℃时,将M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和 。
(3)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0℃,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液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m<n C.溶剂质量:m<n
D.溶质质量:m=n E.溶质的质量分数:m=n

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及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 。
(2)"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追求的途径是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如图3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 。
实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 3) 2、NaCl、Na 2CO 3、Na 2SO 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请你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Ⅰ【初步探究】兴趣小组实验设计及现象如下

【初步结论】(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
(2)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 3,一定没有 。
【交流讨论】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
Ⅱ继续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NO 3 猜想二:NaNO 3、Na 2CO 3
猜想三:NaNO 3、NaCl 猜想四:NaNO 3、Na 2CO 3、NaCl
实验与结论
| 实验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一 | 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一、三不成立 | 
| 二 |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四成立 | 
【反思与评价】
兴趣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
【实验结论】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和
 和  微粒个数之比为3:2
 微粒个数之比为3:2 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