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鸡蛋清 | 
| pH | 3.5﹣4.5 | 2.9﹣3.3 | 6.3﹣6.6 | 7.6﹣8.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B.46C.92D.96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 实验目的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 
| 方案l | 观察颜色 | 观察颜色 | 通过浓硫酸 | 滴加适量稀盐酸 | 
| 方案2 | 加肥皂水 |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 
A.AB.BC.CD.D
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Ti+2MgCl2
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
| 转化关系 | 
 | 
 | 
 | 
 | |
| 物质 | 甲 | H2O2 | C | CaCO3 | FeCl2 | 
| 乙 | O2 | CO | CO2 | Fe | |
| 丙 | H2O | CO2 | Na2CO3 | Fe2O3 | |
A.AB.BC.CD.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40%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可作补钙剂的是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 ;
(2)锌和稀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l)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
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l)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填“导电”或“延展”)。
(2)为探究 铝、 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
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 ;B 。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t (结果保留至0.1)。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l)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l)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 .
③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配制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③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 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 我们把pH 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 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l)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 、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由 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B.
B.
 D.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