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干冰升华 | B. | 食物腐败 | C. | 活性炭吸附色素 | D. | 矿石粉碎 | 
人体内缺少下列某种元素会造成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该元素是( )
| A. | 碘 | B. | 铁 | C. | 钙 | D. | 锌 |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 B.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 
| C. |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钨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常用作灯泡里的灯丝.如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钨的原子序数是74 | B. | 钨属于非金属元素 | 
| C. | 钨原子中的质子数是74 | D. | 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 
 | B. | 
 | 
| C. | 
 | D. | 
 |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 
| B.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 
| C.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 
| 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 
| C. | 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 D.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烟产生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 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 | 丙>乙>甲 | B. | 甲>丙>乙 | C. | 甲>乙>丙 | D. | 丙>甲>乙 | 
根据如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 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 B. |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 
| C. | 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 | D. |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 物质与用途 | B | 化学与环境 |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生石灰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石墨可用于做电极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 | ||
| C | 物质与分类 | D | 日常物质的区别 | 
| 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 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 | 棉线和羊毛﹣﹣燃烧闻气味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观察现象 酱油和醋﹣﹣闻气味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 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 
| B.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 C. |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 D. | 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 
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及方法 | 
| A | CO 2 | HCl |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 
| B | CaCl 2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 3,过滤 | 
| C | NaOH溶液 | Na 2CO 3溶液 | 加入适量的CaCl 2溶液,过滤 | 
| D | CuO | Cu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 物质 | A | B | C | D |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待测 | 7.2 | 2.0 | 
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是 克,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
A.20%B.25%C.26.5%D.30%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除锈,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 组成.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可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 (填序号).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
(1)乙物质的名称是 .
(2)写出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
(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 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 2、HCl
你的猜想:有 。
【交流讨论】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 | 我的猜想成立 |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 .
(2)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 .
(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4)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 ;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点燃酒精灯
 点燃酒精灯 放入锌粒
 放入锌粒 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