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 
 | B. | 
 | 
| C. | 
 | D. | 
 | 
下列元素名称对应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 | 铜﹣CU | B. | 碳﹣C | C. | 铝﹣aL | D. | 钠﹣na | 
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 A. | 硝酸钠(NaNO 3) | B. | 氯化铵(NH 4Cl) | 
| C. | 硫酸钾(K 2SO 4) | D. | 磷酸二氢钙[Ca(H 2PO 4) 2] | 
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 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 B. |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 C. |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D. | 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 |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 
| B. | 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 
| C. |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 
| D. |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 
三氧化二铬可用作油漆颜料,Cr 2O 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 +6 | B. | +5 | C. | +3 | D. | ﹣3 |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在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 白醋 | B. | 食用油 | C. | 食盐 | D. | 味精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应迅速用锅盖盖灭 | 
| B. |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 
| C. | 图书资料着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 D. | 打开香水瓶盖可以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水在常温下是液体,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2H 2O  O 2+2H 2,该反应属于(  )
 O 2+2H 2,该反应属于(  )
| A. | 分解反应 | B. | 复分解反应 | C. | 置换反应 | D. | 化合反应 | 
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 A. | 烧碱Ca(OH) 2 | B. | 沼气C 2H 6 | 
| C. | 干冰CO 2 | D. | 生石灰CaCO 3 | 
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中"○""  ""
 ""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 A. | 甲>乙>丙 | B. | 甲>丙>乙 | C. | 丙>甲>乙 | D. | 乙>丙>甲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 
| A | NaCl溶液 | NaOH |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 
| B | Cu | Fe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 
| C | CO 2 | CO | 在氧气中点燃 | 
| D | CaCO 3(固体) | CaCl 2(固体)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1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NH 4 +、NO 3 ﹣、K +、SO 4 2 ﹣ | B. | Mg 2+、CI ﹣、Na +、NO 3 ﹣ | 
| C. | Ba 2+、CO 3 2 ﹣、H +、Cl ﹣ | D. | K +、CO 3 2 ﹣、NO 3 ﹣、Na + | 
往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当生成两种盐的质量相等时,反应消耗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约是(提示: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
| A. | 44 g | B. | 61 g | C. | 66 g | D. | 72 g |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H表示 元素.
(2)Fe表示 元素.
(3)CO 3 2 ﹣ .
(4)Mg 2+ .
(5)氧化钙 .
(6)3个氧分子 .
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 A. | 氮气 | B. | 塑料饭盒 | C. | 铝 | D. | 可燃冰 | E. | 醋酸 | F. | 鸡肉 | G. | 蔬菜 | H. | 二氧化碳 | 
(1)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是 .
(2)海底富含甲烷的固体燃料是 .
(3)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4)富含蛋白质的是 .
(5)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6)随便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7)pH小于7的是 .
(8)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该图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
(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对应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3)A点表示甲物质在40℃时的不饱和溶液。若在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饱和状态需 。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实验室中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由单质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它的组成与过氧化氢类似.在潜水艇中它被用作供氧剂.当它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生成氧气和一种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下列所给信息回答:

(1)A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C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常见化合价是 ,与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不同微粒的是 .
(2)常温下单质为气态的是 (填化学式).
(3)在上述元素中,两元素间能形成三原子分子,此化合物常温下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试推断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说明理由: .
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锌和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为了变废为宝,利用废水制取七水硫酸锌( ZnSO 4•7H 2O),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 .
(2)步骤②需如入过量的物质是 ,目的是 .
(3)步骤③需加入的溶液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
(5)如果用ZnSO 4•7H 2O来配制100g 32.2%的硫酸锌溶液,需要 g七水硫酸锌.
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 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为 ,b仪器为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2)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3)当喷泉实验结束后,测烧瓶内溶液的pH.
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手撕一小段pH试纸,放到干净的玻璃片上.
步骤二: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步骤三: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步骤四: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取pH.
该实验步骤有几处错误? 处,请改正: .
手机常用的电池是锂电池。小华同学对锂(Li)元素产生了兴趣,他查看了元素周期表,发现锂是金属单质,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他想了解如果把锂排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于是他去请教老师,老师让他比较锂与镁和锂与钠的金属活动性。于是他针对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锂>钠>镁。
猜想二:铝、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钠>锂>镁。
猜想三: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钠>镁>锂。
【实验探究】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将体积一样大的锂块和镁块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 | 锂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产生气体速率更快 | 锂 (填">"或"<")镁 | 
写出锂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理论探究】小华同学认为钠和锂的金属活动性不需要实验也能判定,因为结构决定性质,他研究了钠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认为锂 (填">"或"<")钠,理由是 。
【讨论交流】综合实验和理论探究,可以得出猜想 成立。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推出元素的化合价,知道金属元素无负价。还可以利用化合价来判定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就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已知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A(单质)+H 2O=B(化合物)+C(化合物)
请回答:A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原因是 。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aCO 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反应后废液中的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4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到过量.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CO 2由 种元素组成.
(2)每个CO 2分子中含有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A点处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5)计算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过滤
 过滤 点燃酒精灯
 点燃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锌粒放入试管
 将锌粒放入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