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南宁市横县飞龙乡中心小学初二期中物理卷
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 ,课桌的长度是60.0 ,课本的长度是255.0 ;地球的半径是6.4×10 3 .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 
 (1)如果前半程的速度为40km/h,后半程的速度为60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如果前半时的速度为40km/h,后半时的速度为60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长度,其单位是( )
| A.m | B.dm | C.cm | D.mm |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 )
|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 
|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 
|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 
|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 
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 B.6.25m/s | C.6.67m/s | D.7.5m/s | 
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17.39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 )
| A.17.41cm | B.17.40cm | C.17.405cm | D.17.42cm | 
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都有可能 | 
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 A. |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 B. |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 C. |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 D. |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 A. |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 
| B. |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 
| C. |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 
| D. |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可知,物体的( )
| A.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 
|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D. | 以上说法都对 |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 酒精 | ﹣117 | 78 | 
| 水银 | ﹣39 | 357 | 
| 铅 | 328 | 1740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 A. | 将铁块加热至100℃ | B. | 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 
| C. | 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 D. | 冰雪熔化 | 
当把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先使温度计和水接触,后使温度计和冰块接触,那么温度计内水银升高的情况是( )
| A. | 接触水时升的高 | B. | 接触冰时升的高 | 
| C. | 两者一样高 | D. | 无法判断 |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 | 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 
| B. |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 
| C. |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 
| D. | 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 
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 
| B. |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 
| C. |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 
| D. |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 
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 A. |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B. |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 C. |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 D. |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温度/℃ | ﹣4 | ﹣3 | ﹣2 | ﹣1 | 0 | 0 | 0 | 0 | 0 | 1 | 2 | 3 | 4 |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或"液").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T/℃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      (低或高)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      热,但温度      .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完全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完全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 
 (1)运输车的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 
 (2)桥的长度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