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期12月考历史试卷
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 )
| A.禹 | B.舜 | C.尧 | D.黄帝 | 
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 A.禹传位给伯益 | B.舜传位给禹 | 
| C.禹传位给启 | D.启打败有扈氏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 A.土地和耕牛 | B.土地和人口 | 
| C.封号与耕牛 | D.奴隶和铁犁 |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其中“秦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 
| B.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 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 
|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 B.削弱诸侯国势力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大兴文字狱 |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 B.丝绸之路的开通 | 
| C.西域都护的设置 | D.宣政院的设置 |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 B.官渡之战 | C.赤壁之战 | D.淝水之战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 A.兴办私学 | B.创立儒学 | C.开办太学 | D.创设科举制度 |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誉的是( )
| A.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 B.王羲之的《兰亭序》 | 
|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 D.欧阳询的《观古碑》 | 
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共同影响是( )
| A.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 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 
|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 
假如你要探究法国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
| A.《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 | C.《法典》 | D.《独立宣言》 | 
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 B.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 
| C.为限制王权,都制定了本国宪法 | D.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 
比较与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对华盛顿、拿破仑两人的正确认识是
| A.都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 | 
| B.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 
| C.都竭力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 D.都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下列名词的出现与工业革命直接有关的是 ( )
| A.坦克 | B.工厂 | C.无线电 | D.互联网 | 
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 A.资金不足 | B.企业设备陈旧 | 
| C.缺乏技术人才 |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 
小王同学在对某一国家进行探究学习之后,总结到:它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它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它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的中心:它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据此可这一国家是( )
| A.意大利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废除农奴制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论及明治维新,有学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明治维新中日本向欧美等国学习的主要内容有:①建立天皇制度②发展近代工业③提倡“文明开化”④实行义务教育(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①始于纺织业 ②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③推动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④以电力作为能源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1914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支持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 )
| A.三国同盟成立 | B.三国协约形成 |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凡尔登战役 | 
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发明了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 
| B.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 
| C.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 
| D.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 
“一战”前,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 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 
| C.英法与意德间的矛盾的激化 | 
| D.英国和德国为欧洲争霸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段名言出自( )
|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独立宣言》 | 
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技成就是( )
| A.牛顿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 
|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 
| C.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 
|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实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和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一项什么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
(3)材料三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17~18世纪 ,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玄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力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国?这一大国人出现开始于那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伯蒂说:“人是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三:“……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
材料四: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十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次变革?
(2)材料二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先驱是谁?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5)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