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初二期中物理卷
在实验室中,小明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 A.刻度尺、秒表 | B.温度计、天平 | 
| C.量筒、天平 | D.量筒、弹簧测力计 |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会造成误差的是( )
| 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 | 
| B.测量者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成60°角 | 
| C.刻度尺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 
| D.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偏大 |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 
|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 
|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初中生上学骑自行车速度约10m/s | 
| B.单人课桌高度约为80cm | 
| C.一个铅笔芯的直径约8μm | 
|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 
下面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的是( )
 ①1.5m            ②23.0mm           ③4.85cm              ④0.72m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④和① | 
多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3.34cm、12.37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为( )
| A.12.36cm | B.12.3625cm | C.12.61cm | D.12.37cm |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
,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 
|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 
| C.v的大小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 
| D.上述说法都正确 |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min内、第2min内、第3min内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3min内做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 B.变速直线运动 | C.变速运动 | D.无法确定 |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可以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 
|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 
|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 B.(2)(4) | C.(1)(3) | D.(3)(4) | 
常有这样的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猫、狗已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 A.猫、狗比人聪明 | 
| B.猫、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 | 
| C.猫、狗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 
| D.人比猫、狗的听声频率范围广 | 
我们在看刘翔110m栏比赛的电视转播时,虽然他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电视屏幕 | B.屏幕上的一条边 | 
| 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 | D.我们自己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书的总厚度为      cm,书共有250页,则一张纸的平均厚度为      cm.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刻舟人”认为以“舟”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而事实上,以岸为参照物“舟”是 的,以“舟”为参照物“剑”是 的.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 m/s.
一座大桥全长1800m,有一辆长200m的火车全部经过该桥用了1.5min,则这列火车的过桥速度为 m/s.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某段铁路由长度为L的铁轨一根接一根地铺成.一列火车在匀速前进,车内一位旅客要测量火车的运动速度.他测出了火车经过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v= .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
 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和      ;其中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      ;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      .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落下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4)图3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某人坐一辆以20m/s速度朝山崖行驶的汽车上,他大喊一声,经过4s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山崖有多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