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15年12月27日腾讯新闻:近日受持续降温影响,黄河壶口瀑布现冰挂美景,彩虹蓝天作伴如仙境,壶口位于36.20N,110.50E。据此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黄河壶口瀑布所处的半球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 B.南半球、东半球 | 
| C.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壶口此次冰挂美景出现时,湘潭正值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 | B.长冬无夏 | 
| C.终年炎热 | D.电闪雷鸣 |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人为因素 | 
下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正确的是
| A.北纬60°东经30° | 
| B.南纬60°西经30° | 
| C.北纬60°西经30° | 
| D.南纬60°东经30° | 
我俩把地球分成了东、西两个半球,“我俩”指
| A.20°E和160°W | B.0°和l80° | C.20°W和160°W | D.20°W和160°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分布集中,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 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 C.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 
| D.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沙漠 | 
| B.终年严寒的地区 | 
| C.高温多雨的气候 | 
| D.地势高峻的高原 | 
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山区中鞍部位于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甲、乙两座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 B.220米 | 
| C.2280米 | D.20米 | 
能够直观地表示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 B.地形剖面图 | 
| C.平面示意图 | D.分层设色地形图 |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亚洲 | B.欧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 B.丘陵 | C.高原 | D.平原 |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 
|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 
读湘潭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图中可见,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 B.日出前后 | 
| C.子夜 | D.约14时 | 
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
| A.9℃ | B.10.5℃ | 
| C.11.5℃ | D.66.5℃ | 
下列所列的四个比例尺中, 最小的是
| A.1/50000 | B.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 
| C.五十万分之一 | D.1:1000000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             ;
 B             ;
 C             ;
 D            。
 (2)①地通用       (语言);②地主要为       种人(人种);③地为                 气候;④地人口           (稠密/稀疏)。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4)有赤道和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是    ;海岸线曲折,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大洲是                 。
 (5)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公转方向                 。
 (2)期末考试期间,地球公转到          点和        点之间。(A /B /C /D)
 (3)地球处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极昼/极夜)。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南半球为     季,湘潭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日后太阳直射位置       移。(南/北)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位置。(填字母)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
 (2)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向      流。
 (3)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4)甲、乙两地更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                                 。
右图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
 (2)A、B两地气候资料与北京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地。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