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泉港区八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农民生产的大米 | B.工人冶炼的钢铁 | 
| C.水电厂生产的电 | D.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 | 
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水 | B.石油 | 
| C.森林 | D.土地 | 
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 A.舟山渔场 | B.黄渤海渔场 | 
| C.南海沿岸渔场 | D.北部湾渔场 |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
| A.莺歌海盐场 | B.布袋盐场 | 
| C.淮北盐场 | D.长芦盐场 | 
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长时期地更新、再生,永续利用 | 
| B.也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 
| C.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循环使用 | 
| D.尽量少开发利用 |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自然资源 | 土地 | 矿产 | 耕地 | 径流量 | 森林 | 
|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 3 | 3 | 3 | 6 | 6 | 
|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 1/3 | 3/5 | 1/3 | 1/4 | 1/5 |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我国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A.气候的复杂多样 | 
| B.地形的复杂多样 | 
| C.气候、地形等的复杂多样性相互叠加 | 
| D.跨纬度、经度范围大 | 
对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滥垦滥挖容易造成的危害是( )
| A.土地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 C.土地盐碱化 | D.土地污染 | 
下列关我国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 | 
|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和四川盆地 | 
| C.耕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 | 
| D.我国宜垦荒地还有很多 |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是( )
| A.山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林业 | 
| B.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粮食生产 | 
| C.沿海滩涂可发展养殖业 | 
| D.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应发展耕作业 | 
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 A.改良土壤 | 
| B.山区陡坡开荒 | 
| C.占多少,垦多少 | 
|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 A.耕地 | B.林地 | 
| C.草地 | D.荒漠 |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 
| B.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河谷和低缓丘陵地区 | 
| C.新疆、东北边缘地区 | 
| 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狭人稠 | B.人多地多 | 
| C.人多地少 | D.地广人稀 | 
下列地区中,森林资源最少的是( )
| A.西北地区 | B.东南地区 | 
| C.西南地区 | D.东北地区 |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个水球,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B.地球的两极和高山地区冰川广布,所以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丰富 | 
| C.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 
| D.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 
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 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 
|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 | 
| D.兴修水利工程 | 
下列措施中,不可能减轻水污染的是( )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 
|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 
| C.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 
| D.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 A.适当提高水价 | 
|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 
| C.大力发展重工业 | 
| D.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制度 | 
目前,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缺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 A.水污染严重 | B.水资源短缺 | 
| C.由于降水大大减少 | D.农业用水太多 |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
| A.兴修水库 | B.跨流域调水 | 
| C.海水淡化 | D.大量抽取地下水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 A.丢垃圾时,把垃圾进行分类 | 
| B.不购买和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 | 
| C.小明晚上习惯开着灯睡觉 | 
| D.洗过菜的水用来烧花 |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 A.跨流域调水 | B.兴修水库 | 
| C.节约用水 | D.防治水污染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 
| B.东少西多,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 
| C.东多西少,南少北多;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 
| D.东少西多,南少北多;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 
小红在一家超市买了两包紫菜,其产地不可能在( )
| A.广东 | B.浙江 | 
| C.福建 | D.湖南 | 
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少 | 
| B.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多 | 
| C.北方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多 | 
| D.北方土地资源少,水资源少 |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是( )
| A.开采地下水 | B.人工降雨 | 
| C.治理水污染 | D.节约用水 | 
以下家庭节水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 B.尽量不刷牙或淋浴 | 
| C.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D.推广节水器具 | 
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
| 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 
| B.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 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 
|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 
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 A.固体垃圾 | B.石油污染 | 
| C.工业废水 | D.城市污水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上海每年消耗煤炭42000多万吨,占全市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超量用煤使上海市跨入煤烟型污染城市之列。一组数字显示,上海市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浙江杭州等主要城市高达50%。过量使用煤炭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我国发展天然气的步伐。一条横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的输气管线全面开通,必然会使沿线9个省(区)市地区经济得到发展,沿线小城镇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1)目前,上海消耗的主要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
 材料中提到因该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2)材料中所说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3)此工程在________和_______(填起止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之间架起一道地下长城,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4)该工程的起点位于我国第一大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位于我国第一大河___________的下游地区。
 (5)该工程的作用是(多选)(          )
 A.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为东部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C.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D.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中按利用类型比较,面积最大的是(   )
 A.耕地               B.草地
 C.难利用土地     D.工矿、交通、城市用地
 (2)可利用的土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
 (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________%,这部分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____________高原上的高寒荒漠。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林地的比重________,难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______,这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特征。
 (5)图中A、B代表我国不同的耕地类型,写出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A、B两种耕地类型的大致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一月平均气温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经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调水方案。
(2)中线方案起点是长江___________工程,中线沿途经过湖北省、___________省、跨过黄河,沿___________山麓,经___________平原到达北京。该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
(3)东线方案是从扬州的江都取长江水沿___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河等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