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初二期中物理卷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 
|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 
|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 
|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  春天,雾绕群峰 | 
| B.  夏天,雨笼山峦 | 
| C.  秋天,霜打枝头 | 
| D.  | 
冬天,檐上冰棱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 
|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 
| C.电铃的声音更加响亮 | 
|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 
|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 
| C.在教室周围植树 | 
|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 
|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 
|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 
|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名称,要先看变化前是什么状态,再看变化后是什么状态,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 
|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 
|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 
|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 
当喇叭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 B.响度不同 | 
| C.音色不同 | D.声速不同 | 
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 
|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 
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一支用浸有酒精的棉花包住了玻璃泡,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则( )
| A.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大 | B.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小 | 
|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 D.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 
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 
|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 
| C.锣面停止振动 | 
|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 
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 A.响度不同 | B.音色不同 | 
| C.音调不同 | D.振幅不同 | 
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
| A.大于34m | B.大于17m | 
| C.等于17m | D.等于37m |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 
|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 
|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 
|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 
|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 
|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 
|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了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和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可知,物体的( )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 
|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D.以上说法都对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 A.1:2 | B.2:1 | C.9:2 | D.2:9 |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4m/s | B.小于5m/s而大于3m/s | 
| C.等于5m | D.大于5m/s |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 
|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 
|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      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填“能”、“不能”).
 
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动过程中,火炬相对于站在路旁热情迎接圣火的市民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      m/s.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T/℃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      (低或高)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      热,但温度      .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每格为1s)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吸热/放热),温度      ,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从      点开始熔化,熔化时间为      min,熔点为      ℃,凝固点为      ℃.
 (3)AB段物质为      态,B点为      态,BC段为      态,FG段为      态.
 (4)EF段为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热.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海底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00m/s,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