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阳山黄坌老区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
| A.500N | B.300N | C.100S | D.700S | 
地球的形状是 ( )
| A.球体 | B.圆形 | C.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D.天圆地方 |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 B.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圆圈 | 
| C.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 D.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 ( )
| A.四季的变化 | B.昼夜现象 | C.五带的划分 | D.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 A.周期 | B.方向 | C.绕转中心 | D.产生的地理现象 | 
下列属于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 ( )
| A.南极圈 | B.南回归线 | C.北回归线 | D.北极圈 | 
下列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的比例尺,正确的是 ( )
| A.1︰30 | B.1︰30000 | C.1︰3000000 | D.1︰30千米 | 
在地图上泰山的海拔是1524米,其中“1524米”是属于 ( )
| A.图例 | B.注记 | C.路程 | D.不能确定 | 
有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 )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 
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是 ( )
| A.2:8 | B.8:2 | C.3:7 | D.7:3 | 
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
| A.北冰洋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印度洋 | 
同纬度甲乙两地海拔分别是830米和1830米,甲地气温27.4OC,乙地气温为 ( )
| A.33.4OC | B.21.4OC | C.17.4OC | D.18.4OC | 
下列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都相同 | 
| B.等高线往高处凸出的是山脊 | 
| C.陡坡的等高线稀疏 | 
| D.等高线往低处凸出的是山谷 |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
|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 
| 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 
|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 
|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 
下列不属于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是 ( )
| A.海洋废弃物污染 | B.海洋石油污染 | C.海啸 | D.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 
下列不属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是 ( )
| A.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 B.海洋是天然制氧厂 | 
| C.海洋是交通的要道 | D.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B.昆明四季如春 | 
| C.阳山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 D.南极洲终年严寒 | 
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
| A.中午12点 | B.子夜 | C.午后2点 | D.日出前后 | 
“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 )
| A.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 | 
| B.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 
| C.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 
| D.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 
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 )
| A.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 
| C.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 D.地势高俊的高原、山区 | 
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的故事发生在泰国,该国的国教是 ( )
| A.基督教 | B.伊斯兰教 | C.佛教 | D.犹太教 | 
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 )
| A.军事力量强弱 | B.开发历史早晚 | C.经济发展水平 | D.人口多少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五个国家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 | 
| B.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 | 
| C.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巴西 | 
| D.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巴西、澳大利亚 | 
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
| A.乡村和城市 | B.工业和农业 | C.农田和村庄 | D.工厂和城市 | 
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 ( )
| A.气候宜人 | B.水源充足 | C.交通便利 | D.地形崎岖 | 
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 
|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 
|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 D.温带地区降水多 | 
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
| A.国际竞争激烈 |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 
|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条 | 
目前,地球总人口已超过70亿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     )
 ①粮食不足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人口老龄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经度是        ,纬度是          。
 (2)C所处的经线是       度经线,这条经线又被称为              ,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3)B点位于A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4)D点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半球,D点所在的纬线是赤道,是       半球的分界线。
 (5)B点所处的纬度属于高、中、低纬度的      纬度;随着地球自转一周,A、B两地经过距离较长的是      地。
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          半球,乙图表示的是            半球。(东或西)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A          洲和C        洲。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3)①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是北美洲和C大洲的界线。
 (4)②、③两处,人口较稀少地区是         ,原因是                     。
读下表,回答问题。
 
 (1)表内发达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所在的大洲是        。
 (2)表内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所在的大洲是       ,人均最低的国家是              ,所在的大洲是           。
 (3)从南北半球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半球的南部和         半球。
 (4)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属于           国家。
读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地;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地。
 (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
 (3)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         地,降水较为均匀的是         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         地。
 (4)写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B为             气候,主要特征是:                                      。
 C为             气候,主要特征是:                                      。
 (5)C地可能位于(      )
 A.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