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盂县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墨可用作电极 | 
| B.氧气可用作燃料 | 
| C.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霓虹灯 | 
| D.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 
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1和3 | B.1和4 | C.2和3 | D.2和4 | 
某品牌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 g紫菜含钠291 mg,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 A.元素 | B.单质 | C.分子 | D.原子 |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 
|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 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 
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D.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 |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 
|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④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又可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用化学用语填空:
氧元素___________2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
铁离子_____________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1)灯泡制作过程中常充入氮气作保护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雾霾天气里人们常佩戴有活性炭滤层的口罩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性。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潮汐能、生物质能、_________________(填1种)等。
 (4)炒菜时不小心起火,可向锅内放入适量蔬菜,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灭火原理。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降温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电解水可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A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B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上述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个数   ⑥分子个数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           。
A、B、C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纯净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为固态单质,且C为红色,B为有毒气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为气态单质,A、B为氧化物,且A、B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A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瓶中剩余气体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探究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烧杯①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可用于制取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B也可用于制取O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E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5)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此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