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九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 A.地球 | B.地球卫星照片 | 
| C.地图 | D.地球仪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图中的数据说明了人类生活的“家园”( )
| A.经纬度 | B.大小 | 
| C.质量 | D.海陆分布 | 
乙图中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
| A.3∶7 | B.7∶2 | C.7∶3 | D.9∶1 | 
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球分别是( )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 
|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 
|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 
|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 
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 A.20°E | B.160°W | C.20°W | D.160°E |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
| A.白令海峡 | B.苏伊士运河 | 
| C.巴拿马运河 | D.直布罗陀海峡 | 
关于②③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 | 
| B.均跨寒、温、热 三带 | 
|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 
| 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
| A.亚洲东部 | B.欧洲西部 | 
| C.南美洲西部 | D.非洲北部 |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
| A.劳动力缺乏 | B.就业困难 | 
| C.人口老龄化 | D.国防兵源不足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 A.汉语、英语 | B.英语、法语 | 
| C.法语、汉语 | D.英语、俄语 | 
下列关于世界人种与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 
| B.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 
| C.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以法语为主 | 
| 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B.明天大风降温 | 
| C.东边日出西边雨 | 
|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下图中“大白”和“小黑”的对话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过度捕捞 | B.水土流失 | 
| C.气候变暖 | D.土地沙化 |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 
|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 
|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 
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
| 时间(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25.3 | 25.2 | 24.8 | 22.0 | 19.4 | 16 | 13.2 | 15.0 | 18.1 | 19.8 | 23.4 | 25.4 | 

下图中a、b、c三地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不同 | 
| B.海陆位置不同 | 
| C.地形条件不同 | 
| D.植被状况不同 |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 
|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 
| C.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A.人口数量的多少 | 
| B.国家面积的大小 | 
| C.环境质量的好坏 |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小明发现家里的电脑配件来源多地,硬盘来自泰国,主板产于中国台湾,CPU产于美国…这种现象体现了( )
| A.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 
|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 
| C.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 
| D.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 
东明县某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十一”期间对山东省东部的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_______(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请解释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      方向。
 (5)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茂和小容同处0°经线上,小茂位于小容的          方,小花与小容同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
 (2)小月位于五带中的             带,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3)四人在微信聊天时,小月与其他三人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产生的。
 (4)图中小茂所在的纬线是          。
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5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计划经过83天的环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经所见所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太平洋。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        ,B是          。
 (3)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                                            。
 (4)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地中海沿岸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5)王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发现上海的白昼时间比他离开时         。(长或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来回移动。
 (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地区。
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我县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 采样点 | 采样点环境状况 | PM2.5(µg/m3) | 
| 汽车站 | 车流量和人流量极大 | 140 | 
| 步行街 | 紧邻大型超市,交通繁忙 | 100 | 
| 居民区 | 靠近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 60 | 
| 化工厂 |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东北部有燃煤火电厂 | 440 |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      。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3)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公路旁晨练
 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