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2015年4月8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是“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聚焦工业、城镇污水处理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等重点。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A.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 B.餐馆洗菜、洗碗水直接排入马路上的雨水窨井 | 
| C.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 | 
| D.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减少围网养殖 |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单质 | B.分子 | C.原子 | D.元素 |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核外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 | B.过滤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D.加入块状固体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空气中有78g氮气 | B.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 
| C.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 |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B.氨水挥发——分子运动后分子间间隔增大 | 
| C.氢气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 
| 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 
|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 
|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 
绿茶中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属于化合物 | 
|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C.单宁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g | 
| 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二氧化碳和氧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 C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 D | 水和双氧水 | 加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 C.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 D.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 B.CO2 | C.O2 | D.Fe | 
 和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 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 
| C.参加反应分子个数比是2:3 | 
| D.生成物是化合物 | 
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
结构的是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 
| B.Mg2+、H+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 
| C.Na+ 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 D.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 D.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 
已知MgS、NaHSO3、Mg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 | B.44% | C.16% | D.32% | 
现有H、C、N、O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③炼钢的气体                    ;④点燃前需验纯的气体是              。
(1)右图是某品牌牙膏标签的部分内容,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磷元素的符号              ;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
 ③硝酸根离子                ;
 ④2个氧原子                。
 (2)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有______个原子,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据图回答:
 
 (1)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列举生活中一种缓慢氧化的例子                                  。
请分别选用“>”、“<”或“=”,填在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氮气。
 (2)气体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铁。
 (4)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液体体积         200 mL。
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标准,现有下列各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①空气 ②冰水混合物 ③过氧化氢溶液 ④氯酸钾 ⑤氧气
| 分类标准 | 混合物 |  | 单质 | 氧化物 | 气体 | 
| 属于该类的物质(填序号) |  | ②④⑤ |  |  |  |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A中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C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若F为某元素的原子,则m为                  。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
 (4)B和E两种粒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相同质量的钠和铝两种金属,所含原子较多的是              。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 的气体是            ,点燃a中的气体会产生            火焰。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具体粒子名称),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具体粒子名称)。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组成。
 (4)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该实验中能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5)从微观角度解释图2和图3的本质区别是                        。
下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请分析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D         ;E         。
 (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根据图示可推出A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填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                       。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Cu+O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K”、“L”或“M”)。
 ③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用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           (填“I”、“II”或“III”)。
 ②SiCl4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步骤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和设备三的作用分别是         、         。将需要净化的水通过“超滤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        操作,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4)右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 水。加热烧瓶时,需要垫上         ,烧瓶中需要放入         ,防止暴沸。实验结束后从试管中取出10ml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
 【设计并完成实验】Ⅰ.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Ⅲ.将X 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Ⅲ中X的值应为            ,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Ⅲ相同,这些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         和          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实验反思】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
 【提出问题】②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有何影响?
 【设计并完成实验】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为3%H2O2溶液,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讨论交流】(1)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
 
 (2)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下图            (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