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可燃 | B.不溶于水 | C.白色 | D.易撕碎 |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sOH 溶液的pH小于7 | 
| B.CsOH 和CuO能发生化学反应 | 
| C.CsOH 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 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CsSO4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 A.点燃酒精灯 | B.检验气密性 | C.稀释浓硫酸 | D.收集氢气 | 
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
| A.纯碱 | B.浓硫酸 | C.石灰水 | D.烧碱 | 
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s,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t1<t2).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 A.W1=W2,P1>P2 | B.W1>W2,P1=P2 | C.W1<W2,P1>P2 | D.W1=W2,P1<P2 |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的新方法.它能极大地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 )
| A.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 
|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 
|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 | 
| D.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 | 
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重20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则(   )
 
| A.实心球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为零 | 
| B.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小明一直对球做功 | 
| C.从最高点到落地点重力做功为零 | 
| D.实心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Fe | B.CO2 | C.CuSO4溶液 | D.Ba(OH)2溶液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 A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 B | 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 | 
| C | H2(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 D | Fe(Fe2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硝酸铵NH4NO3 | 
|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 | 
| C.尿素CO(NH2)2 | 
| D.碳酸氢钾KHCO321 |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 | 
|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 
|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 
|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 
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所示,若某人的重量
 为500牛,MO=2N0,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肌的作用力是(   )
 
| A.250牛 | B.125牛 | C.500牛 | D.1000牛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①              ②                  ③              ④
| A.①向稀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 
| B.②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 | 
| C.③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 
|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   质 |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 
| A | 空气、氧气和氮气 | 燃着的木条 | 
| B |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酚酞试液 | 
| C | 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 | 抽丝灼烧 | 
| D | 金属银和金属铁 | 硫酸铜溶液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 
|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固体冷却至室温 | 
| C.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 D.为了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更准确,可以在量筒里溶解溶质 | 
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些无色溶液中:
| 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 B.一定含有银离子 | 
| C.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银离子 | 
| 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或两者都有 | 
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A端挂一重物
 G,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    )
 
| A.F1 | B.F2 | C.F3 | D.F4 | 
如右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
 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
 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
 
| A.210N | B.280N | 
| C.420N | D.240N | 
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稀盐酸和铁 | B.稀盐酸和石灰石 | C.水和氢氧化钠 | D.水和氯化钠 | 
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酸同时含有 | 
| B.该溶液中不可能含碳酸钠 | 
| C.该溶液是否含氯化铜不能确定 | 
| D.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小强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乙、丙、丁
| A.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 
| 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 
| C.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木炭、一氧化碳 | 
| D.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天然气 ②纤维素 ③大理石 ④盐酸 ⑤尿素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并用其序号填空.
 (1)可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
 (2)农业上,常用作高效氮肥的是             ;
 (3)在人的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4)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5)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中的     .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稀HCl,没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变质,此判断是否正确            ,理由                            .
 (2)  若有气泡产生,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
 ②你认为该同学的这个方案是否正确              ,理由                           .
如图所示,A物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以5c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若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为            N;拉力在10s内所做的功为         J.
 
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 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g.
 (2)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则当观察到的实验            时,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挂一铁块A,烧杯中盛有稀硫酸溶液B,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将                   (填“变大”或“变小”).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              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的功是           焦耳.
 
某同学对一种无色溶液进行鉴定实验,试根据他实验报告中的步骤和现象,填写相应的实验结论.(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第一步: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少量铁粉. | 出现气泡,铁粉逐渐消失,溶液变成浅绿色. | 该溶液一定显 性 | 
| 第二步: 再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硝酸钡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白色沉淀为 (写物质名称) | 
(1)原无色溶液是                                  (写化学式)溶液;
 (2)写出第二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序号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的高h/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 
| 1 | 2 | 5 | 0.6 | 25 | 
| 2 | 4 | 8 | 1.1 |  |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                       范围内.
老师上完功率一节后,小红想测出自己从一楼到四楼的功率.现有如下器材:A天平、B弹簧测力计、C台秤、D秒表、E电流表、F电压表、G温度计、H皮尺.
 (1)请帮小红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工具                   (填序号);
 (2)请帮她写出实验步骤并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3)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小红上楼的功率表达式: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提出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
 (1)光纤这种材料属于              (填写编号).
| A.金属材料 | B.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有机合成材料 | D.纳米材料 | 
(2)光纤的质量要求极严.目前使用的光纤是纯度极高的超纯SiO2,其制造时的反应原理是:SiCl4(气)+O2(气)=SiO2(固)+2Cl2(气),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
小华想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
 Ⅰ.他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信息: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Ⅱ.他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选填图中装置的字母)装置相连并观察到以下现象时:                  ,就可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3)小华为了验证该气体的性质,需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他应该如何连接有关装置(填写各接口字母)a-                                .
 (4)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利用A装置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  | 甲 | 乙 | 丙 | 丁 |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 | 25 | 25 | 20 | 20 | 
| 加入硫酸溶液质量 | 50 | 100 | 100 | 120 | 
| 反应剩余固体质量 | 21 | 17 | 12 | 12 | 
| 反应掉固体的质量 | 4 | 8 |  | 8 | 
(1)丙同学的实验中,样品中有          g的              参加了反应(填化学式);
 (2)四位同学中,             两位同学所取的硫酸溶液质量不足(从“甲”、“乙”、“丙”或“丁”中选择填写);
 (3)计算混合物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4)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川境内地层深处有食盐水.为了把地下食盐水取出来,古人发明了卓筒井.卓筒井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如图甲所示.卓筒井的钻探原理是通过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使钻头一起一落上下运动,连续不断,即可将井中岩石击碎,然后再用专用工具将井中泥沙、碎石取出,直至打到食盐水层.卓筒井一般深约100m,井口直径10~12cm,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古人用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子,将竹节淘空,筒筒
相连,插入井中,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取食盐水时,将钻头换成取水桶,放入井底,将食盐水装满,再扳起花车,食盐水便取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井时,为了增强击碎岩石的效果,钻头的质量取大一些还是小一些好?简要说明理由.
(2)若食盐中混有纯碱,他称取42.8克混合物,并加入116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产生气体为8.8克,求:
①42.8克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后所得液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重为2000牛的集装箱,借助5米长的斜面装上2米高的卡车,如图所示.
(1)若不计摩擦,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牛?
(2)若实际拉力F=1000牛,则该斜面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