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B.欧洲东部、大西洋东岸 | 
|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所在的省区分别是:
| A.黑龙江和海南 | B.黑龙江和新疆 | 
| C.内蒙古和新疆 | D.新疆和海南 | 
根据图示,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是:
| A.朝鲜 越南 | B.蒙古 印度 | 
| C.日本 巴西 | D.日本 俄罗斯 | 
据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的国家:
| A.岛屿国家 | B.内陆国 | 
| C.独自占有整块大陆 | D.海陆兼备 | 
从纬度位置看(约4゜N-53゜N),我国大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位于     带,没有寒带。
| A.北寒带 北温带 | B.北温带 热带 | 
| C.热带 北温带 | D.北温带 南寒带 | 
我国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A.粤 | B.桂 | C.黔 | D.琼 | 
北京的小刚说他们一般在北京时间六点起床,乌鲁木齐的阿依古丽说那时他们还在睡觉,他们大概在北京时间十点起床,这是为什么
| A.纬度差异大 | B.经度差异大 | 
| C.生活习惯不同 | D.学校制度不同 | 
我国陆地面积是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 A.1707一 | B.960三 | C.998二 | D.854四 | 
窑洞这一民居建筑常见于下列哪一个区域:
| A.吐鲁番盆地 | B.黄土高原 | 
| C.江南地区 | D.四川盆地 |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集中分布 | 
| B.分散分布 | 
|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 
|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 | 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 
| C.下游修筑大堤 | 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 | 
我国冬季风活动强烈,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干旱 | D.寒潮 | 
“橘化为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着何,水土异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这里的“淮”与一列山脉组成的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 B.天山—淮河一线 | 
| C.昆仑山—淮河一线 | D.阴山—淮河一线 | 
下列关于该地理分界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 B.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 C.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 D.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 
造成“橘化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 | B.地形差异 | 
| C.人为原因 | D.土壤差异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以下哪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 A.蒙古族 | B.藏族 | C.满族 | D.苗族 | 
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的主要原因
| A.地势西高东低 | B.地形复杂多样 | 
| C.山区面积大 | D.南北跨纬度广 |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 A.南北温差大 | B.雨热同期 | 
| C.地形复杂 | D.气候复杂多样 | 
从干湿地区来看,建湖属于
| A.湿润地区 | B.干旱地区 | 
| C.半湿润地区 | D.半干旱地区 |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全国普遍高温 | B.全国普遍低温 | 
| C.越往北气温越高 | D.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 B.雨热同期 | 
| C.气候复杂多样 | D.海洋性湿润气候显著 | 
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而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 A.傣族 | B.蒙古族 | 
| C.回族 | D.维吾尔族 | 
小华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而行,这主要是因为黄土
高原
| A.河湖密布 | B.千沟万壑 | 
| C.沼泽众多 | D.雪山连绵 |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 A.漠河地区 | B.青藏高原 | 
| C.内蒙古高原 | D.天山山脉 | 
成语“得陇望蜀”中“陇”和“蜀”分别是哪两个省区的简称:
| A.甘肃、陕西 | B.陕西、四川 | 
| C.贵州、四川 | D.甘肃、四川 | 
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 A.东南沿海地区 | B.东部季风区内 | 
| C.西部非季风区内 | D.黄河和长江流域 | 
因利用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成都平原 | 
| C.珠江三角洲 | D.宁夏平原 | 
读图完成后面问题:
 
 (1)山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4)盆地: ④___________________
 (5)丘陵: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____(海洋或陆地),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_,且受到_________(地形)的阻挡。
 (4)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           ,当地降水主要集中于______季。
 (5)图中C、D代表两条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有“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