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澧县初二期中物理卷
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 
|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 
| 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 
|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青草上的露珠 | 
| B.  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 | 
| C.  山间的薄雾 | 
| D.  | 
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
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温度计之前,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 
|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 
|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 | 
| D.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水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 | 
下列对时间和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 
|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 C.同学从一楼走上五楼的时间约为6s | 
| D.冬天有暖气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0℃ | 
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 
|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 
| C.汽车门窗紧闭,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减弱噪声 | 
| D.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 
小红参加了某高中的音乐特长生招生考试,她演奏的乐器是二胡.下列有关二胡发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弦振动产生的 | 
| B.二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波 | 
| C.二胡发出的声音区别于其他乐器是因为响度不同 | 
| D.二胡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弦振动的频率 | 
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可能的是( )
| A.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 
| B.可以用次声波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 
| C.有些小动物可以预感地震是听到了地震产生的超声波 | 
| D.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播速度快于次声波 | 
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 
|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 
|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 
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 )
| A.140m | B.170m | C.200m | D.230m |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0~3秒内加速运动 | 
| B.物体在3~7秒内匀速运动 | 
| C.物体在7秒末突然减速 | 
| D.在10s内,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30km/h |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 
| B.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m/s | 
| C.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 
| D.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 
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 A.温度 | B.硬度 | C.凝固点 | D.沸点 | 
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附近出现一股“白气”.关于这种“白气”与热水瓶口出现的“白气”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白气”均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 B.前者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 C.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 D.前者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 A.初春,冰雪消融 | B.盛夏,冰棍上冒“白气” | 
| C.深秋,草叶上有露珠 | D.严冬,树枝上挂雾凇 |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站在岸边的人看自己水中的倒影 | 
| B.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 
| C.在灯光下表演手影 | 
| D.用镜子将阳光引向室内 | 
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
 
| A.反射角是30° | 
|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 
| C.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 
|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 
| B.汽车的后视镜是利用凹面镜扩大视野 | 
| C.小男孩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实像 | 
| D.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 
|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 
|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0℃以下的物体,会直接      为白色的小冰晶,这就是霜.如图所示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易拉罐制作白霜的过程,在易拉罐中加入干冰,利用其      吸热,过一会儿就可看到易拉罐的底部有霜出现.
 
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这样可以在 处减弱噪音,但是沥青路面在烈日下会变软,这是沥青吸热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请再举一种减弱噪声的方法 .
甲同学说话时,在5s内声带振动1500次,乙同学说话时,在1min内声带振动7200次,乙同学发声的频率是 Hz, 同学的音调高.
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和      ,响度相同的是      和      .
 
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所做的运动是      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      m/s;
 (2)轿车在CF段所做的运动是      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      段时运动得较快.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      球,产生日全食的原因是      .
 
如图所示,小明站在竖直玻璃板前2m处,他看到玻璃板后自己的像距离自己      m;小明举起右手,则镜中的像将举起      手;假如在玻璃板后1m处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挡板,该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看到玻璃板后自己的像.若玻璃板减短些,则小明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如图1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光源S的位置.(注意保持作图痕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某同学在探究“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的熔化特点,用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制得质量相等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得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组温度变化表格(纯冰对应①,淡盐冰时应②、浓盐冰对应③).
 
|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温度①/℃ | ﹣15 | ﹣10 | ﹣5 | 0 | 0 | 0 | 0 | 
| 温度②/℃ | ﹣15 | ﹣9 | ﹣3 | ﹣3 | 3 | ﹣3 | ﹣3 | 
| 温度③/℃ | ﹣15 | ﹣5 | ﹣5 | ﹣5 | ﹣5 | ﹣5 | ﹣5 | 
(1)请在图1中画出①所对应的温度﹣时间的曲线图.
 (2)表格中有一处温度值明显错误,错误的数值是      ℃.
 (3)如图2所示,按正确的读数方法结果应该是      ℃,若仰视读数,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
 (4)从表格的数据中看出无论是纯冰还是淡盐冰,浓盐冰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25min时①对应      状态.
 (5)由表中数据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选填“快”、“慢”),并能在更      (选填“高”、“低”)温度下熔化.请举一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