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石淙镇石淙学校八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卷
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小,分子大 | 
| B.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 | 
| C.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 | 
| D.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 | 
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2N | B.O | C.SO2 | D.Zn |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新的道路交通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惩罚力度。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3 | B.+5 | C.+6 | D.+7 | 
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 B.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17g | 
|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电子 | D.氯离子Cl-核外有17个电子 | 
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 
|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 
|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 
|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10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 “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 A.单质 | B.原子 | C.离子 | D.元素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 A.硫、硫酸 | B.铁、干冰 | C.液氧、氯酸钾 | D.汞、碘酒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  )
 A.C、H、O、S             B.N、O、Al、Fe
 C.0、Si、Al、Fe           D.Fe、Cu、Zn、Al
某种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则该氧化物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 A.2∶1 | B.1∶2 | C.1∶1 | D.3∶2 |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HCl②Cl2③HClO④X ⑤HCl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
| A.NaCl | B.KClO3 | C.ClO2 | D.HClO4 | 
某元素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2O3,且A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是( )
| A.56 | B.27 | C.14 | D.64 | 
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 A.木炭 | B.石蜡 | C.烧碱 | D.乙醇 | 
下列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B.氧气不易溶于水 | 
| C.蜡烛能在氧气中燃烧 | D.氧气在一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 | 
|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磷 |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实验桌上放置了一个带胶塞的,体积为1L的烧瓶。①第一位同学说烧瓶内没有东西;②第二位同学说瓶内有东西,只能凭想象,不能用实验证明;③第三位同学说把它放在天平上称量出来的质量正好是1L空气的质量;④第四位同学说将瓶倒置盛水的水槽中,水不能进去,略斜口露出一点,则水进入瓶内,并形成一串气泡,说明瓶内有东西。你认为正确的叙述是 ( )
| A.②和③ | B.只有① | C.③和④ | D.只有④ | 
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⑤ | 
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核似地反弹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这一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 A.原子核极其微 | 
| B.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 
| C.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 D.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 
用符号表示:
 2个氯原子                   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正3价的铝元素                 3个碳酸根离子             
写出下列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1)石墨                  (2)含有铁元素的氧化物:                     ;
 (3)氦气:              ;(4)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             
①3Hg ② ③PO43- ④Fe2O3中,都含有数字“3”,其中表示电荷数的是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均填序号)
氧的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_________个电子。氧的原子量为16,这种氧的原子核中有__ _个质子和___ __个中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 构成,水由 构成,氯化钠由 构成。
由元素R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H2RO4,则R的化合价为 。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25H50COOH,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
下表微粒中,是阴离子的是             ,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 组别 | 质子 | 中子 | 电子 | 
| A | 8 | 8 | 8 | 
| B | 17 | 18 | 18 | 
| C | 17 | 18 | 17 | 
| D | 8 | 10 | 8 |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D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元素。
 (2)C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把下列物质所属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①氧气、②铁、③一氧化碳、④氩气、⑤水、⑥空气、⑦食盐、⑧澄清石灰水、  ⑨硫粉。
 属于混合物的是  __        _  ;属于单质的是             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           _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少量的细沙或水,其目的是
 ________                       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随着“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8月底杭州市将有7万户用上天然气。作为家庭成员,我愿将下列有关天然气的化学知识告知父母: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    ___,其燃烧后的产物中含有           、           和氧元素;
 (2)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                                                     ;
 (3)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                                        。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日又发生两次三氯化氮(NCl3)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刺鼻的气味弥漫厂区。爆炸发生后,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对空气中的氯气进行稀释,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含量。这次事故,至少造成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紧急大疏散。细读以上报道,根据以下要求填空:
 (1)文中所述氯气的三点物理性质是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三氯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种物质?                    。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
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           _____。
 (2)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   _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___       ___性良好。
 
 (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
 (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集气瓶容积 进入水的体积 | 20/4 | 20/3.5 | 20/4 | 20/4 | 20/4 | 20/4.5 | 20/4 | - |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 ___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由于他们和硫粉进行实验导致的。经研究,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_____ __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成功。
为了降低城乡居民因食物和饮用水中含碘量不足而导致碘缺乏症的发病率,我国已执行食盐加碘的法规,制定了“碘盐”的国家标准。市售二级碘盐的商品包装上标明“配料:食盐、碘酸钾;氯化钠含量:94%;含碘量:30mg/kg”。
 (1)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市售的二级碘盐中,碘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用1kg碘酸钾可生产碘盐              t。
 (3)制造碘盐并不直接使用碘(单质)而是使用碘酸钾,主要原因可能是(选填下列列举原因序号)                   。
 A.碘酸钾的价格较低,有利于减轻居民食用碘盐的经济负担
 B.碘酸钾较易溶解于水,有利于碘盐生产操作和食用吸收
 C.碘酸钾热稳定性优于碘,有利于碘盐生产、贮放、使用过程中减少碘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