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使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 
| B.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 
| C.陆上内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 
|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 
|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 
| D.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 
如图为某地中午气压图。让你此时去放风筝,你最好向着哪个方向放?(   )
 
| A.向东 | B.向南 | C.向西 | D.向北 |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³kg/m³,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 A.悬浮,1.0×10³kg/m³ | B.漂浮,0.95×10³kg/m³ | 
| C.下沉,1.2×10³kg/m³ | D.漂浮,0.90×10³kg/m³ | 
如图为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爬墙遥控车”,质量为0.03千克,“腹部”有吸盘,当“爬墙遥控车”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遥控车能牢牢吸在竖直的墙面上而不会掉落,这是因为遥控车(    )
 
|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 
| B.受到墙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 
| C.受到大气对它的压力 | 
| D.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 
下列形容天气的语句是( )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 
|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 
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 | 
| B.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 | 
|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 | 
| D.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 | 
t℃时将某物质的溶液甲恒温蒸掉5g水,没有晶体析出,得到溶液乙,再恒温蒸发掉5g水,析出1g晶体,过滤得到溶液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t℃时,溶液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 B.溶液甲一定是稀溶液 | 
| C.t℃时,溶液乙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 
| D.溶液丙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溶液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中午12点 | 
| B.百叶箱内气温波动比箱外大 | 
| C.候鸟迁徙与气温有关 | 
| D.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32℃ | 
加快固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多种。下列方法中,对固体食盐溶解速度影响不大的是( )
| A.升高温度 | B.增加溶剂 | 
| C.不断搅拌 | D.先将固体食盐粉碎后溶解 | 
2014年9月21日在青海湖出现了壮观的“九龙吸水”现象(如图),这是龙卷风出现在水面上时形成的天气现象。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 
|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 
|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 | 
|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 | 
一条大河边有一个小河湾,如图。如果把一条小渔船放在河湾与河道的交界处,没有动力,渔船可能会向哪个方向漂去?(   )
 
| A.向河道中漂去 | B.向河湾中漂去 | 
| C.在原处旋转 | D.沿着河湾与河道的分界线漂移 | 
赤道附近的伊基托斯,各月气温在25°C以上,南极地区的东方站各月的气温在0°C以下,形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地形起伏 | D.季风 | 
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注入大瓶前的青霉素盐水属于( )
| A.溶液 | B.悬浊液 | C.乳浊液 | D.无法判断 | 
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 
|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 
|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 
|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
| 选项 |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 分离物质的原理 |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 
| B |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 
| C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 
|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 
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请回答: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是                            。
 (2)甲试管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                           。
 (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                            。
 (4)自第        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独竹漂”运动首次被列入2011年9月我省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
 的比赛项目,最终我省选手荣获男、女一等奖.“独竹漂”运动中,运动员赤脚
 踏在漂在水面的单棵楠竹上,靠手里的细竿划水和保持平衡,如图所示,若楠竹
 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竿总质量为60kg,则此楠竹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m3。(取g=10N/kg,ρ水=1.0×l03kg/m3)
 
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2)2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                                  数据来判断。
如图甲、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微降低
 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
 是                                     。
 实验表明                                                                 。
 
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1)如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因为食盐(氯化钠)的溶解度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溶液的成分基本不变 | 
| 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大 | 
| C.结晶池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减少 | 
|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 
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3)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依次是:氯化钠的称量、水的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
 请你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填序号)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
 
 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
 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       F2,
 ρ1         ρ2(都选填“>”、“<”或“=”)。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 因素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 加入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 加入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盐 | 硝酸钾 |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3.1g | 3.6g | 10g |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                       ;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1.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2.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3.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4.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5.计算:m1-m2=               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        (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
 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