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07 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间:18 世纪 | B.代表人物:伏尔泰 |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14~16世纪西欧发生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事件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 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
C.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右图是文艺复习时期的文艺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它反映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平静、自信,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文艺复习时期的哪一思想( )
A.蒙昧主义 | B.人文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实主义 |
恩格斯称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A.但丁 | B.达·芬奇 |
C.莎士比亚 | D.伏尔泰 |
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
A.大化改新 | B.文艺复兴 |
C.新航路开辟 |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这里的“他”是( )
A.但丁 | B.莎士比亚 | C.哥伦布 | D.达·芬奇 |
“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这种局面最早开始于( )
A.意大利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
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之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一“曙光”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 B.西班牙 | C.法国 | D.意大利 |
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D.启蒙运动 |
欧洲人前所示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长期以来欧洲人对奇异而神秘的东方感到好奇。有的书籍写道:生活在恒河源头地区的人们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另一些人生下来只有一条腿,但是十分灵巧……。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欧洲人这一认知的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文艺复兴 | D.启蒙运动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
A.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
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C.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
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
右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14世纪前后 |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4—16世纪 |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
1492年 |
哥伦布到达美洲 |
1640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
A.欧洲的社会转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
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发展 | D.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
从右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①航线②是哥伦布开辟的
②航线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拿破仑和华盛顿是同处一个大时代的政治家。他们在历史贡献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
右图是某部法律文献部分内容的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年宪法》 |
某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场辩论会:我看拿破仑。其辩词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制定《拿破仑法典》,加强法制 |
B.发动雾月政变,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
C.建立法兰西帝国,实行军事独裁 |
D.打了四十次胜仗,兵败滑铁卢 |
(新疆乌鲁木齐卷)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以下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俄国农奴制改革 | D.美国南北战争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上述引文出自( )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B.法国的《人权宣言》 |
C.美国的《独立宣言》 | D.英国的《权利法案》 |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A.起草《人权宣言》 | B.赢得民族独立 |
C.实现种族平等 | D.消除南北差异 |
一位希腊首领曾指出:“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真相”的发现有助于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人文主义的兴起 |
C.自由平等的追求 | D.世界和平的维护 |
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是( )
A.华盛顿 | B.林肯 | C.罗斯福 | D.杜鲁门 |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雾月政变、《民法典》、滑铁卢战役”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卢梭 | B.克伦威尔 |
C.罗伯斯庇尔 | D.拿破仑 |
在欧洲人看来,“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这个的国家“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这里说的“这个国家”指的是( )
A.俄国 | B.日本 | C.美国 | D.英国 |
右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B.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
C.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
D.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 |
下列文献中,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
A.《权利法案》 | B.《人民宪章》 |
C.《共产党宣言》 | D.《联合国家宣言》 |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下列属于林肯拯救美国的功绩有( )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②领导萨拉托加战役取得胜利
③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④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右图是某部法律文献的内容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 年宪法》 |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
A.但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哥伦布—新航路开辟 |
C.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 D.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
请写出与下列事件相关的重要文件: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4)美国南北战争——
1804年12月的一天,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里,正举行一场隆重的皇帝加冕典礼。皇帝身材虽然不高,但显得十分英武……他就是一代枭雄拿破仑。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岁时,拿破仑转到法国声望最高的军校巴黎军事学院,主修炮兵学。16岁时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派往炮兵团服役。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
————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具有哪些有些品质?(从材料中提取。5分)
材料二 “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 恩格斯
(2)试概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
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3)你是怎样评价拿破仑的?
材料四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败,大伤元气。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从拿破仑的一生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著名学者富格逊在《文明世界》中认为西方繁荣富强的首要条件是“竞争”:两三百年间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改革(君主立宪)、法国和美洲革命、工业革命等连串创新,令西方政治百花齐放、各阶层自由竞争,各有所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分类:
领域 |
标志性历史事件 |
思想 |
|
政治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
科技 |
|
(2)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人被发现”的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写出英、法、美革命(改革)中颁布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对西方社会起了什么共同影响?
(4)简述工业革命在西方繁荣富强的进程中的作用。
(5)综上所述,概括富格逊所说的“竞争”促进繁荣的几点要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英国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国王虽享有很大权力,但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了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到18世纪中期,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工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1)材料二和材料一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材料二的法律文件对英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据材料二、三,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得益于什么?概括指出英国在推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采用的共同方式。
(3)综上所述,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过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时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年四川雅安卷)如何约束统治者的权力和规范社会秩序,近代以来很多国家进行了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1分)
(2)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法律文献?有何进步意义。
(3)独立战争后,美国是怎样对权力进行制约的?
(4)综上,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C.英国工业革命 |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隐患。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
B.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
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
D.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
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 B.瓦特 | C.史蒂芬孙 | D.富尔顿 |
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蒸汽机 | B.电灯 | C.飞机 | D.人造卫星 |
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 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 气息…… |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入T道F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 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两段诗歌表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
B.英国的殖民扩张 |
C.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
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A.家庭手工业 | B.工场手工业 | C.大机器生产 | D.星系自动化 |
如下《蒸汽机的增长》表格中,表示英国的是( )
A |
B |
C |
D |
||||
年份 |
数量(台) |
年份 |
数量(台) |
年份 |
数量(台) |
年份 |
数量(台) |
1776 |
1 |
1788 |
1 |
1830 |
625 |
1803 |
1 |
1810 |
5000 |
1830 |
616 |
1850 |
5322 |
|
|
造成右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三角贸易”的推动 |
C.蒸汽机的应用 | D.内燃机的发明 |
1825 年 9 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如图)正式试车。为该车提供动力的是( )
A.发电机 | B.蒸汽机 | C.电动机 | D.内燃机 |
请写出与下列成就相对应的著名人物:
(1)改良蒸汽机——
(2)火车——
(3)电灯泡——
(4)籼型杂交水稻——
(5)京张铁路——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图一 造纸术流程图(局部) 图二 泥活字模型 图三 英国棉纺织厂 图四 爱迪生制作的电灯泡
(1)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
(2)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
(3)观察图一和图三,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