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试题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年甘肃省兰州卷)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仿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

A.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与活字印刷相比,雕版印刷的最大优势是印制图。(  )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河流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隋朝运河图
A.浙江               B.淮水
(2)据图分析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 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辛弃疾 B.李白 C.文天祥 D.苏轼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以前,海南的棉纺织业闻名全国。宋末元初,积极传播和发展海南棉纺织技术的女纺织家是(  )

A.黄道婆 B.冼夫人 C.庞琼花 D.王时香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 分)“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正从历史深处走来,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 时代潮流。从古至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播着文明和友好。
【文明交汇】
材料一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起来,然后把相应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造纸术的发明

A.恒河文明
②佛教的创立
B.黄河文明
③《荷马史诗》
C.两河文明
④《汉谟拉比法典》
D.希腊文明

【经贸繁荣】
材料二 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 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 地甚至欧洲。
(2)材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4 分)

【航海壮举】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 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3)材料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2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1专题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