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解放路实验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 A.古埃及 | B.古巴比伦 | C.古印度 | D.古中国 | 
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汉谟拉比法典》。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目的是( )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B.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 | 
| C.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 | D.维护法老的权益 | 
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 
|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 
下图所示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
 
| A.宗法制度 | B.郡县制度 | 
| C.种姓制度 | D.分封制度 | 
小勇放假后想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他应该去 ( )
| A.意大利 | B.英国 | C.希腊 | D.西班牙 | 
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家园”是指( )
| A.种姓制度 | B.宗教统治 | C.民主政治 | D.商品经济 | 
《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
|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 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 
| 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 
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
| A.罗马共和国 | B.亚历山大帝国 | 
| C.法兰克王国 | D.日本 | 
中古欧洲社会,中古是指哪个社会 (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古代世界有一位英雄人物,他出兵东征,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掉波斯……,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英雄人物是( )
| A.凯撒 | B.屋大维 | 
| C.伯里克利 | D.亚历山大大帝 |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选出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的一项( )
| A.希波战争 | B.亚历山大东征 | 
| C.蒙古帝国的扩张 | 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 
“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
| A.《天方夜谭》 | B.《荷马史诗》 | 
| C.《马可·波罗行纪》 | D.《俄底浦斯王》 | 
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邻居老太每个礼拜都去盐城灵恩堂唱赞美诗,与她信仰的宗教有关的节日是( )
| A.佛诞节 | B.圣诞节 | C.开斋节 | D.泼水节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历史上有许多名不副实的历史名词,下列不属于这特征的名词是( )
| A.印第安人 | B.象形文字 | 
| C.阿拉伯数字 | D.文艺复兴 |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被西亚古代各民族广泛采用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 B.楔形文字 | C.字母文字 | D.甲骨文 | 
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 A.《天方夜谭》 | B.《荷马史诗》 | C.浮力定律 | D.伯利克里改革 | 
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之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一“曙光”最早出现在( )
| A.英国 | B.西班牙 | C.法国 | D.意大利 | 
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 A.《神曲》 | B.《蒙娜丽莎》 | C.《最后的晚餐》 | D.《大卫》 |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初三(3)班的同学展开激烈讨论,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
| A.小李认为是一次复古运动 | 
| B.小王认为是一次宗教改革运动 | 
| C.小姜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 | 
| D.小陈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意大利将接过世博接力棒,在2015年举办米兰世博会。以下各项不属于意大利的是( )
| A.马可·波罗 | B.《蒙娜丽莎》 | C.《神曲》 | D.《哈姆雷特》 |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一历史事件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
| A.13世纪末 | B.14世纪90年代 | 
| C.15世纪初 | D.15世纪90年代 | 
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 B.《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 | 
| C.土耳其帝国隔断东西交通 | 
| D.欧洲人富有探险精神、 | 
证明地圆学说的航海家的是( )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行 | 
| B.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 | 
| C.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 | 
| D.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日本7世纪中期的重大改革的内容
| 政治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 
| 经济 |  | 
材料二: 见图片
 
 (1)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并写出与这次改革相关的历史人物一位。请把材料一表格中经济措施补充完整。这是效仿哪国先进制度进行的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古西欧的哪种制度?这种制度在哪次改革之后形成的?上下等级之间是何种关系?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1分)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们热衷于探讨的永恒而又古老的话题。
 材料一:如下图片
 
 材料二: 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
 ——《圣经》
 材料三: 真主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     》。
 请回答:(共9分)
 (1)请将材料三的出处补充完整。
 (2)以上三段材料分别对应哪一个宗教?
 (3)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穆斯林要到圣地朝觐,都要逆时针方向围着天房游转。“圣地”指哪里?该宗教创立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三大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简答题(共7分)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此前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了,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
(1)从思想文化上酝酿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打破了各地区相对孤立和隔绝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又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3)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达·芬奇美术作品一例。他的作品集中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说出哥伦布最大贡献是什么?(3分)
(4)以上涉及14-16世纪的两件大事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