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质量监测生物试卷A卷
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钟乳石慢慢长大 | B.禾苗茁壮成 | 
| C.汽车在奔驰 | D.机器人在演奏 |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 
| 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 
| C.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 
| D.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 
下列有关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
 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A.④②①③ | B.④③②① | 
| C.①②③④ | D.③①②④ | 
如下图所示细胞结构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③]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 
| B.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②]中 | 
| C.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膜 | 
|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成熟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 | 
如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 
|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 
|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 
| D.过程②染色体数目会减半 | 
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能够净化污水的是( )
| A.草履虫 | B.酵母菌 | 
| C.衣藻 | D.烟草花叶病毒 | 
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 A.心脏与神经系统 | 
| B.肱二头肌与神经细胞 | 
| C.苹果树与龙眼果实 | 
| D.番茄的表皮与西瓜的果肉 | 
湖水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 
| B.生物能适应环境 | 
|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 
| D.生物能影响环境 | 
将甲、乙、丙三粒有活力的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做如下处理,甲完全浸没在水中,乙浅埋在湿润的土壤中,丙浅埋在干沙中,几天后,萌发的种子是( )
| A.甲 | B.乙 | 
| C.丙 | D.甲和乙 | 
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子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 
| B.子房、胚珠、子房壁 | 
| C.子房壁、胚珠、子房 | 
| D.胚珠、子房、子房壁 | 
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 )
| A.细胞失水,菜变硬挺 | 
| B.细胞吸水,菜变硬挺 | 
| C.细胞失水,菜变软缩 | 
| D.细胞吸水,菜变软缩 | 
当摘除一朵花的某一结构后,这朵花就不会发育成果实了。该结构最可能是( )
| A.雄蕊 | B.雌蕊 | 
| C.花瓣 | D.花药 | 
下列生理过程或措施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 A.农田被水淹了以后要及时排涝 | 
| B.低氧条件下储存大白菜 | 
| C.新疆的葡萄特别甜 | 
| D.天气晴朗时温室大棚要不断的进行通风 | 
小明没吃早餐就去打球,不久感到头昏脚软,同学买了下列食物,请问他要吃( )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
| A.香肠 | B.花生 | 
| C.鸡蛋 | D.馒头 | 
在消化道中,能将蛋白质催化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消化酶来自(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肠腺    ④胰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能防止和治疗坏血病的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
| A.口腔、胃 | 
| B.胃、小肠 | 
| C.食道、大肠 | 
| D.小肠、大肠 | 
某同学设计了四份晚餐食谱,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 A.米饭、牛排、火腿肠、鸡汤 | 
| B.面条、杂酱肉、牛肉汤、炒花生 | 
| C.馒头、稀饭、排骨汤、炒花生 | 
| D.米饭、炒鸡蛋、青椒炒肉、白菜汤 | 
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
| A.外界气体→食管→肺 | 
| B.肺→气管→口腔→外界 | 
| C.外界气体→气管→肺 | 
| D.肺→气管→鼻腔→外界 | 
在做口对口吹气法时,应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目的是为了保持( )的通畅
| A.消化道 | B.呼吸道 | 
| C.血液循环 | D.排泄 | 
如下图为人心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 A.Ⅰ→ Ⅲ →Ⅱ→Ⅳ | 
| B.Ⅳ→Ⅱ→Ⅲ→Ⅰ | 
| C.Ⅰ→Ⅲ→Ⅳ→Ⅱ | 
| D.Ⅳ→Ⅱ→Ⅰ→Ⅲ | 
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神经 | 
| B.大脑皮层、视网膜 | 
| C.视网膜、大脑皮层 | 
| D.大脑皮层、视神经 | 
聋哑人彼此用手势互相介绍工作经验,其反射活动类型属于( )
| A.简单反射 | 
| B.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 
| C.对具体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 
| D.对语言、文字、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 
“植物人”是指具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到损伤的部分是( )
| A.大脑 | B.中脑 | 
| C.脑干 | D.小脑 | 
健康人饭后一段时间,体内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分别是( )
| A.两者先逐渐增多,随后逐渐下降 | 
| B.胰岛素减少,随后血糖上升 | 
| C.胰岛素增多,随后血糖上升 | 
| D.胰岛素减少,随后血糖下降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 
| B.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 
| C.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 
|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75 | 158 | 32 | 6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
 D.甲→丁→丙→乙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 | 
| B.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 
| 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 
| D.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 
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 
|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 
|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 
|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下列对于各种生物发育错误的叙述是( )
| A.蝗虫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一蛹—成虫 | 
|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 
| C.卵黄是鸟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 
| D.人体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的味道是( )
| A.酸味的 | 
| B.甜味的 | 
| C.果实一半酸味,一半甜味 | 
| D.酸甜适中 | 
鸟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雏鸟( )
| A.卵白 | B.细胞核 | 
| C.卵黄 | D.胚盘 | 
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单位分别是( )
| A.界、纲 | B.门、科 | 
| C.界、种 | D.门、种 | 
若把鸟和虎、猫分为一类,鱼和青蛙、蛇、壁虎分另一类,这种分类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
| A.体温是否能维持恒定 | 
| B.是否有脊柱 | 
| C.体表覆盖物的特征 | 
| D.生殖方式是否胎生 |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腔肠动物的结构简单,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 
| B.扁形动物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 | 
| C.软体动物用足运动,用鳃呼吸。 | 
| 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 
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 A.种类多样性 | 
| B.基因多样性 | 
| C.生态系统多样性 | 
| D.物种多样性 | 
下列靠孢子繁殖的一组植物是( )
| A.银杏、小麦 | 
| B.满江红、肾蕨 | 
| C.苏铁、葫芦藓 | 
| D.牡丹、菊花 | 
制作酸奶必需的微生物及处理方法是( )
| A.酵母菌,开盖 | 
| B.酵母菌,密封 | 
| C.乳酸菌,开盖 | 
| D.乳酸菌,密封 | 
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相同 | 
|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 
| C.在古老的地层中,鱼类化石出现得比两栖类要晚 | 
| D.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  | 应用实例 | 生物技术 | 
| A. | 培养无病毒植株 | 组织培养 | 
| B. | 制作酸奶 | 发酵技术 | 
| C. | 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 基因工程 | 
| D. | “试管婴儿”的诞生 | 克隆技术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就地焚烧垃圾 | 
| B.提倡使用布袋购物 | 
| C.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 
| D.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 
小明同学设计了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如图所示。
 
 (1)首先将一、二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从两个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用       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二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装置必须放在         的环境中。
 (3)在有光照的实验过程中,玻璃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这些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出来的。
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示图一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一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甲所示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3)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营养级。
 (4)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A~F表示具体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经过B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       后,能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2)过程D被称为      ,经过该过程后,血液就变成了        血。
 (3)经过E过程后,若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是肾脏的      发生病变。
 (4)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       调节下,依靠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协作。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观测,至2012年11月底,已有2万多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随着滇池水体质量改善,市民爱鸥护鸥意识增强,“人鸥和谐”已成昆明一道亮丽景观。
 材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材料一中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         。
下列为番茄果形的几组调查数据及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皮肤白化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仔细观察图表后提取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圆果以及人类肤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
 (2)由图1中的第     组可以推断出:控制圆果的基因是(“显”/“隐”)性基因。
 (3)写出图1中第①组亲本的基因组合_________________(设遗传基因为D或d)。
 (4)由图2中子代的基因型可以推知,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5)图2中父母所生子女中,性状表现为白化病的男孩的几率为        。
自2003年以来,在东南亚多国爆发的禽流感中,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导致65人死亡,数亿只家禽被扑杀,给相关国家造成近120亿美元的损失。一旦死灰复燃的禽流感大范围波及全球,其后果难以估量,因此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疾病蔓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感染的_______。与大肠杆菌、酵母菌相比,H5N1禽流感病毒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                   。
 (2)H5N1禽流感病毒确诊患者属于________,为了控制此流感的蔓延,给人群注射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被注射疫苗的人获得免疫称为__________。
 (3)健康人注射H5N1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          (填“能”或“不能”’)对H7N9流感病毒产生作用。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下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在科学探究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甲和丙提出问题后,        同学作出了假设。
 (2)丁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这个小组完善了实验方案(如下表),请你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 ① 加入材料 | ② 滴加试剂 | 现象 | ③ 加入材料 | ④ 处理 | 现象 | 
| A | 米汤2ml | 碘液2滴 | 变蓝色 | 清水2ml | 37℃水浴中恒温 15分钟 | ⑤ | 
| B | 米汤2ml | 碘液2滴 | 变蓝色 | 唾液2ml | ⑥ | 
现象⑤是                     ;现象是                      。(3)步骤②后两支试管都变蓝色,这证实了:米汤中含有         。
 (4)经过对⑤、⑥现象的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            。
 (5)人体发烧时由于温度升高,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影响了食物的消化,所以食欲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