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昆山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下列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⑨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屋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 B.建造房屋 | C.原始农业的产生 | D.使用陶器 | 
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下列有关“始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文字  ⑤他治理洪水,和群众同甘共苦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⑨④⑤ | 
《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提到的我国原始社会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度是
| A.世袭制 | B.票选制 | C.海选制 | D.禅让制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我国最早的人类 | B.原始的农耕生活 | 
| C.中国古代的传说 | D.中华文明的起源 |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是在
| A.尧时期 | B.舜时期 | 
| C.禹时期 | D.启时期 |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 
| B.商汤——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 
| C.周厉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 
| D.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 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 B.周王室地位衰落 | 
|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 D.诸侯依附于天子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逐鹿之战 | B.春秋争霸 | 
| C.楚汉之争 | D.官渡之战 | 
观察下面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 A.燕、齐、秦、楚 | B.燕、楚、齐、秦 | 
| C.齐、秦、楚、燕 | D.楚、燕、齐、秦 |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对于下列哪一历史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 A.春秋五霸称雄 | B.战国七雄并立 | 
| C.秦朝大一统 | D.三国鼎立 |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该水利工程的修筑者和时期是
| A.李冰;春秋时期秦国 | 
| B.李斯;春秋时期楚国 | 
| C.李冰;战国时期秦国 | 
| D.李春;战国时期楚国 |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但其改革却得罪了秦国的贵族,贵族诬告他谋反,商鞅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 A.土地私有 | B.奖励军功 | C.推行县制 | D.严明法令 | 
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熟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 | 
|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 
|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 | 
|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这副对联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 A.炎帝 | B.屈原 | C.司马迁 | D.项羽 | 
下图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 C.墨家思想 | D.法家思想 | 
自秦统一后,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你认为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 
|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 
|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 
| D.太尉职位可有可无 | 
秦朝开创者曾幻想秦的统治能够万世无穷,然而秦却二世而亡。某班的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一
|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 
| 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 
| C.丙同学: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 
| 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填写,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启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4.兵家鼻祖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6.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建立了农民政权。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简要说明其作用。
 (2)材料二制度的首创者是谁?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物和哪个朝代有关?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主要的历史信息?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秦统一后.的哪项措施?除此以外,秦还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关、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其学说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南戈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创立学说,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二所示三位思想家中发展了儒家思想的是    (填字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2分。不得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