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九年级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
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我市指标生招生计划扩大为招生计划的70%。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均衡”( )
| A.老子 | B.孔子 | C.墨子 | D.韩非子 | 
如果你生活在秦朝,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 )
| A.看到官府发布小篆字体的布告 | B.品读《史记》 | 
| C.到都城太学去读书 | D.用五铢钱进行贸易 | 
下图是王林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他研究的主题是宋代(     )
 
| A.经济重心南移泉州 | B.政权并立与民族汇聚 | 
| C.泉州海外贸易繁荣 | D.泉州运河漕运繁荣 |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而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泉州籍人物不包括( )
| A.郑成功 | B.戚继光 | C.施琅 | D.俞人献 | 
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 朝代 | 隋朝 | 南宋 | 元朝 | 清朝 | 
| 史实 | 出使流求 | 泉州知州驻兵管辖 | 设立澎湖巡检司 |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 | 
 
 A.新疆       B.西藏       C.蒙古       D.台湾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 A.民国十二年 | B.民国十三年 | C.民国十四年 | D.民国十五年 | 
下图是小明在考察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请你写出与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是(  )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 
|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 
| 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 
图4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据下图,确定研究主题是(  )
 
| A.全面内战爆发 |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 
| C.战略大决战 | D.百万雄师过人江 | 
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
 
| A.农业 | B.轻工业 | 
| C.重工业 | D.手工业 | 
对联折射出社会的沧桑巨变。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 A.摒弃前嫌共对敌,陪都谈判展大义 |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下图是九年级菜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 A.文明名称 | B.著名人物 | 
| C.文明代表 | D.文明类型 | 
每当人们谈到“阿拉伯地区”,脑海中浮现的总是“战乱与流血”,而这些国家的文化却是相似
 的,其文化体系主要渊源于(    )
| A.佛教教义 | B.道教教义 | 
| C.基督教教义 | D.伊斯兰教教义 | 
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上述材料袭明哥伦布航海的根本动力是( )
| A.发现新大陆 | B.追求财富 | 
| C.拯救灵魂 | D.享天堂之乐 |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 
| B.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 
|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 
|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 
某历史小组准备办一期板报,搜集了下图所示资料,从中可知该板报的主题是(   )
 
| A.世界文学名人 | 
| B.近代科技发展 | 
| C.国际工人运动 | 
| D.人类思想解放运动 |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料评价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列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亿美元)
| 国家 | 1950年 | 1953年 | 1954一1961年 | 1962年 | l 970年 | 
| 美国 | 145 | 496 | 405~478 | 523 | 778 | 
| 苏联 | 155 | 255 | 267~436 | 499 | 720 |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过去从发明到大规模地运用,照相用了12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 A.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 
| 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 
| C.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 D.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 
辨析题(小题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汉武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错误:                                                   。
 理由:                                                   。
                                                     。
辨析题(小题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魏源编著了下图所示的著作,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错误:                                                   。
 理由:                                                   。
                                                     。
辨析题(小题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6分)
 错误:                                                   。
 理由: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图2
 
 (1)写出图1中A处丝绸之路起点的名称。图2是明代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A:            。  历史事件:                  。
 材料二: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一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条约:               。
 原因:                                                             。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3)材料三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趋势:                     。
 (4)面对当今世界这种发展趋势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小丽和小军。他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如图)。
 
 小丽、小军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4分)
 是否正确:                。
 理由: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
 ——《重读伏尔泰》
 (1) 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思想解放运动:                          。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区别:法国                                       。
 美国                                       。
 代表利益:                                       。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中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法文件。
 文件:英国:《            》;法国:《           》;美国《           》。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4)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依据经上四则材料,归纳欧美近代的特点。
 革命:                  。 特点:                               。
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津同学的活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爷爷的回忆】
 爷爷出生于1940年10月1日,在他的记忆里,祖父是晚清的大商人,在清末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启发下,1912年——1919年期间,祖父创办了“福新纱厂”,可后来由于外国资本家的排挤和压榨,最终在抗战期间倒闭。
 (1)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状元实业家:               口号:                         
 【爷爷的生日】
 爷爷9岁生日那天,举国上下欢腾,在天安门前举行了隆重庆典。
 (2)你知过爷爷9岁生日这天中国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事件:                 。
 观点是否正确:           。
 理由:                                                                     
                                                                          。
 【爷爷的“宝贝”】
 爷爷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3)上面是小津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请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图1:                                    。
 图2:                                    。
 图3:                                    。
 【“我写家史”】
 (4)小津拟定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