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九年级上第一次限时训练化学试卷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 B.瓷碗破碎 | 
|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的腐烂 | B.动植物的呼吸 | 
| C.醋的酿制 | D.蜡烛燃烧 |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 
|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 
|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 
|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 
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小红同学提出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 B.作出猜想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运动状态 |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 
下列变化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丙烷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 
| B.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 C.一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 
| D.酒精+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白光,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 
|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 |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白雾 | 
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 
|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 
| C.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 
| D.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 
小强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8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数为20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60mL | B.小于60mL | 
| C.等于60mL | D.无法判断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蜡烛充分燃烧后的产物 | B.液态氮 | 
| C.洁净的空气 | D.人体呼出的气体 | 
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A.NO2、CO、H2O | B.SO2、NO2、N2 | 
| C.SO2、CO、N2 | D.SO2、NO2、CO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 B.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 
|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 
| C.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 D.能增大生成物氧气的质量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 B.开始加热时,试管外壁应保持干燥 | 
|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 
|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二氧化硫___________               
 (2)铁元素___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学实验。回答下面有关基本操作的问题。
 (1)有下列玻璃仪器:①烧杯、②集气瓶、③量筒、④试管,其中可以用于加热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导管口插入水中,用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又出现一段水柱, 则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填“良好”或“不好”) 。
 
 (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瓶底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4)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应用________盖灭酒精灯。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__________。他们可以通过处理金属过氧化物来获得该种气体,如用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反应即可获取该种气体,同时生成了另一种物质碳酸钠。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近几年,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29日期间长沙空气质量为:50天优,157天良,78天轻度污染,42天中度污染,35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为43.0%。城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平均值同比上升了55.2%和14.6%,可吸入颗粒物与上年基本持平,仍劣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长沙城市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主要来自(答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名中学生,谈谈你如何防治空气污染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
(1)B是____________
B在反应②中作该反应的____________。
(2)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若选择②与④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下列组合可行的是_________(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氧气、氢气等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A.①③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几乎不溶解。③白磷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现象和产物均与红磷相同。④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猜想与实践】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
 实验Ⅰ: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操作:取一洁净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哈气,观察到________,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Ⅱ: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B是带有刻度的量气装置)。
 
 (2)实验记录
|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止水夹a~f。 | (不填)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 ② | 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 | 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ml。 | 收集了500ml气体 | 
| ③ | 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 | A中的液面下降,B中的液面上升至最高,C中的左侧导管口有 ①_______,且液面下降,液体沿导管进入D中,D中液体为475ml | 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 
| ④ | 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 呼出气体中含有O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____________ | 
| ⑤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 | D中液体倒吸入C瓶中,C瓶中液面上升,D中剩余液体为400ml。 | 呼出气体中含有 ③____________。 | 
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无色无味的气体
 (4)在实验(2)的操作⑤中,未等C中的气体的冷却,就打开f止水夹读数,则所测的O2的体积分数会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