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齐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 A.夏朝 | B.商朝 | C.秦朝 | D.西汉 |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 A.秦孝公 | B.汉光武帝 | 
| C.汉武帝 | D.北魏孝文帝 |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 A.秦朝的咸阳 | B.西汉的长安 | 
| C.东汉的洛阳 | D.宋朝的东京 |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
| A.①③ | B.①②③ | 
| C.②④ | D.①③④ | 
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③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红军长征的胜利 | B.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 C.全民族抗战开始 |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D.和平、发展 |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大地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历史上最早把世界目光引向海地的人是( )
| A.麦哲伦 | B.达·伽马 | C.迪亚士 | D.哥伦布 | 
下列各项与地理大发现有内在联系的是(  )
 ①文艺复兴      ②三角贸易      ③殖民掠夺      ④郑和下西洋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中的领袖人物依次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些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共同主题(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 B.无产阶级革命引导者 | 
|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 D.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强调汽车尾气已成为目前各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汽车尾气主要来自( )
| A.蒸汽机 | B.发电机 | C.电动机 | D.内燃机 | 
中、美、日三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三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回顾一:友好的历程
 (1)古代史上中日之间友好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请列举一典型事例。
 回顾二:伤痛的记忆
  
 
  
 
 (2)根据图一说明美、日参与了近代哪一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摆脱图二所带来的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图三签署的一战后损害中国主权的文件是什么?
 回顾三:真诚的握手
  
 
 (说明:图四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美总统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特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3)图五反映的事件和图四类似,请问,图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回顾四:感悟历史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三国关系曲折发展有何感悟?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结合下表回答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本思想的表述:
| 人物 | 思想(高度概括) | 
| 孔子 |  | 
| 文艺复兴的巨匠 |  |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他主持修建的(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的见证,该工程始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列举中外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律文献各一例。
 (4)“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体现,举出古代促进世界各民族间和平往来,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谐发展的事例(中外各举一例)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近代中国一切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结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这句话有关的我国近代化探索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请完成下表横向对应的内容。
| 道路 | 时期 | 主要成就 | 
| 国共合作之路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A北伐胜利进军 | 
| B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 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 | 扭转了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 |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解放战争时期 | 建立新中国 | 
 
 A、北伐胜利进军   B、                  C、                       
 (3)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其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三次非常重要的探索。三次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上述图片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完成:
 A. 写出军事集团的名称:
  
                 
 
 名称是__________   ;    名称是__________  ;
 B.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给当时世界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教材《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三 读图: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对当时世界局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识图:
  
 
 (3)根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征?
 (4)综上所述,应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