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玉林北流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
| A.隋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 A.巴拿马运河 | B.京杭运河 | 
| C.隋朝大运河 | D.苏伊士运河 |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
|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 
|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 
|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 
|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
| A.武则天时期 | B.隋文帝时期 | 
| C.隋炀帝时期 | D.唐玄宗时期 | 
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 
|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 
|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 
|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 
|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 
|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 
|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 )
| A.李白 | B.王维 | C.杜甫 | D.白居易 | 
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 
|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 
|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 
|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 
|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 
|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
| A.龙门石窟 | B.敦煌莫高窟 | 
| C.云冈石窟 | D.乐山大佛 | 
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 )
| A.南宋与金 | B.北宋与辽 | 
| C.南宋与西夏 | D.北宋与西夏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 
|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 
|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 A.北宋、辽、夏、金 | 
| B.辽、金、北宋、夏 | 
| C.北宋、辽、金、夏 | 
| D.辽、北宋、夏、金 | 
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 
|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 
|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 
|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 
|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 
|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 B.达官贵人的需要 | 
|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 D.农民的需要 | 
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 
|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 
| C.蒙古草原的统一 | 
|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 
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 
|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 
|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 
|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 A.西汉与东汉 | B.西晋与东晋 | 
| C.唐朝与后唐 | D.西魏与东魏 | 
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 
|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 
|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 
|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 C.③⑤ | D.②④ |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