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以下四位国家领导人当中,哪一位曾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舟飞船”的升天,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
| A.开国大典 | 
|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 A.雅克萨之战 | B.渡江战役 | 
| C.百团大战 | D.抗美援朝战争 | 
为了整顿课堂纪律,七年级(2)班召开主题班会。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最适
 合在这个班会上宣讲(  )
| A.罗盛教 | B.黄继光 | C.邱少云 | D.孔繁森 |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一五”计划期间 | 
| C.“文化大革命”期间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下边的文献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其出自(   )
 
| A.遵义会议 |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 C.七届二中全会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下图报纸标题,所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所犯的错误是(   )
 
| A.高指标 | 
| B.瞎指挥 | 
| C.浮夸风 | 
| D.共产风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 
| B.1955—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 
|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 B.三大改造时期的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 D.改革开放以后的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是( )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 
|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 
|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 
| D.实行改革开放 | 
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 | B.沿海经济开放区 | 
| C.内地开放城市 | D.经济特区 | 
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 A.深圳市 | B.珠海市 | 
| C.汕头市 | D.厦门市 |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象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 A.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 
|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 |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 A.党的诞生 | B.改革开放 | 
| C.南巡讲话 | D.高举旗帜 | 
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的制度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C.政治协商制度 | D.民主集中制 | 
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 A.最可爱的人——雷锋 | B.两弹元勋——邓稼先 | 
| C.铁人——王进喜 | D.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 邓小平 | B.毛泽东 江泽民 | 
| C.邓小平 江泽民 | D.毛泽东 周恩来 | 
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
|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 
|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 
|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 
|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 
小李的父亲在读中学时,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参加了红卫兵,这样的事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
 错误:                       改为: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黄河大合唱》为代国歌。
 错误:                       改为:                              
《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三大改造运动。以上表述哪个不符合史实,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西藏的解放,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材料二中西藏解放的方式是什么?西藏的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3)对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你有何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图一:“以钢为钢,全面跃进”   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层获得了解放?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次失误? (2分)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重点发展的是什么行业? (4分)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凤阳”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凤阳”出名的原因?
(2)从材料二的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情况如何?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制度有关?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14 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50年代的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此次会议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法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之变,这说明了什么?
 (5)请用一句话评述邓小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