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小明同学参加姜堰市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答案应是( )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
| A.虎门销烟后 | B.《南京条约》签订后 | 
| C.清政府被推翻后 | D.新中国成立后 | 
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自强、求富 | 
| C.维新变法 | D.民主、科学 |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
| A.俄国军队 | B.美国军队 | 
| C.英法联军 | D.日本军队 |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
 
| A.《南京条约》 | 
| B.《瑷珲条约》 | 
| C.《马关条约》 | 
| D.《辛丑条约》 | 
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
| A.平汉铁路 | B.滇越铁路 | C.淞沪铁路 | D.京张铁路 | 
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 A.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辛亥革命 |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
| A.兴中会 | B.中国同盟会 | C.光复会 | D.强学会 | 
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 A.康有为 | B.孙中山 | C.陈独秀 | D.蒋介石 | 
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
| A.《新青年》 | B.《民报》 | C.《东方杂志》 | D.《中外纪闻》 |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 )
| A.《中外纪闻》 | B.《国闻报》 | 
| C.《民报》 | D.《申报》 | 
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 C.五四运动 | D.西安事变 | 
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 C.西安事变 | D.百团大战 | 
2012年8 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确定直接有关的是( )
| A.南昌起义 | B.八七会议 | C.秋收起义 | D.井冈山会师 | 
在20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 A.采取暴力革命 | B.农村包围城市 | 
| C.领导工人运动 | D.国共两党合作 | 
“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
| A.太平天国起义 | B.北伐战争 | 
| C.红军长征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
| A.北伐战争 | B.抗日战争 |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 战役时间 | 指挥者 | 消灭日军 | 所属战场 | 重大意义 | 
| 1938年春 | 李宗仁 | 10000多人 | 国民党正面战场 |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 A.东北 | B.南京 | C.上海 | D.北京 | 
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 C.中共三大 | D.中共七大 |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建立联合政府 |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 C.重庆谈判 | 
| D.西安事变 |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八国联军侵华 | B.中华民国成立 | 
|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 D.国民党政权覆灭 | 
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抗日战争 | B.红军长征 | 
| C.北伐战争 | D.解放战争 | 
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
 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 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拓展探究题: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 时间 | 反映的重大事件 | 主要影响 | 
| 1894—1895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 |
| 1931年9月18日 | (2分) |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 
| (2分) | 卢沟桥事变 | (2分) | 
| 1945年8月15日 | 抗日战争胜利 | (1分) |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2012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