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化学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香水挥发 | B. | 蜡烛燃烧 | 
| C. | 食物变质 | D. | 铁钉生锈 | 
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 B.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 
| C. | 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 
| D. | 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 
| B. | 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 C. | 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 
| D. |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 
探究
 、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 |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 
| C |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 | 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 
| D | 除去K2S04溶液中的K0H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式为
 ,
 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①
②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
 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①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
 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3)
 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
 降温至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序号).
 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用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序号)。理由是,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
 装置,则
 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 (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溶液和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査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 (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
 。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人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