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建邺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秦淮八绝” 为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其中桂花夹心小元宵的主要食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食( )
| A.水稻 | B.小麦 | C.粟 | D.玉米 | 
以下哪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
| A.春秋争霸 | B.战国七雄 | C.商鞅变法 | D.百家争鸣 |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其中“上”指( )
| A.秦始皇 | B.汉文帝 | C.汉武帝 | D.光武帝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①设置丞相  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制造文字狱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清朝前期巩固西北边疆统治的措施是( )
| A.戚继光抗倭 | B.郑成功收复台湾 | 
| C.雅克萨之战 |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请问战争的结局是签订了什么条约?( )
| A.《 南京条约 》 | B.《北京条约》 | 
| C.《 马关条约 》 | D.《 辛丑条约》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以下纪念场馆见证南京历史的是(  )
 
小明在学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之后,准备归纳一个专题名称,以下最不恰当的专题名称是( )
| A.内战烽火 | B.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 
| C.血肉筑长城 | D.国共第二次合作 | 
下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重庆谈判 | B.挺进大别山 | 
| C.三大战役 | D.渡江战役 |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材料表明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处于( )
| A.萌芽阶段 | B.“黄金时代” | C.再度受挫 | D.不平衡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 
|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 
| C.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 
|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 
下图是4月24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的“历史性步行”。该“步行”是为纪念(  )
 
| A.万隆会议 | B.中美建交 | 
| C.改革开放 | D.一国两制 |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 A.伯利克里 | B.穆罕默德 | C.亚历山大 | D.屋大维 | 
以比较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亚历山大二世作为著名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 A.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 
| B.建立了资产阶级帝国,打击了封建势力 | 
| C.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 
|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图中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  )
 
| A.飞机的发明与使用 | B.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 
| C.电灯的发明与使用 | D.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 | 
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柴。”伊万生气的把鱼扔回了河里。那鱼从水里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讽刺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场 “感冒”引发了(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②罗斯福新政  ③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亚非拉的奋起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下列史实与上述会议精神相符的是( )
| A.凡尔登战役与建立三国同盟 | 
| B.斯大林格勒战役与成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 C.诺曼底登陆与建立欧洲联盟 | 
| D.攻克柏林与决定成立联合国 |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 A.都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B.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 | 
| C.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 D.都得到了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 |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环球时报》称:“乌克兰危机堪比冷战”,下列关于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 
|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 
| C.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 
|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20世纪90年代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是( )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B.印度的独立 | 
| C.纳米比亚的独立 | 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 
“现在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这种世界政治局面出现在( )
| A.十月革命后 | B.华约成立后 | 
| C.东欧剧变后 | D.苏联解体后 |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下图是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已有57个国家申请加入,涵盖五大洲。这反映了(  )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③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④世界经济格局趋向多极化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 A.毕加索——《格尔尼卡》 | B.牛顿——《物种起源》 | 
| C.莎士比亚——《俄底浦斯王》 | D.贝多芬——《神曲》 | 
纵观历史,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统一王朝亦或分裂时期,中华民族都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人类文明。请按历史时序完成文明成就归纳表。
专题探究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 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会议讲课稿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 时间 | 颁布的法律文件 | 
| 197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 年 |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198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 
| 198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 199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材料五: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摘选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主张开放言论、变法图强,他是谁?图二人物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名称是什么?图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什么杂志?
 (2)材料二中“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实践”指哪一事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是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件是由哪一机关颁布的?它的颁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请将材料四表格中处缺失的信息填写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一系列法律文件是在吸取哪一事件教训之后颁布的?
 (5)材料五中的“特殊发展模式”是指哪一建设道路?“特殊的民主方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表现为哪一政治制度?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历程的认识。
14—19世纪,东方文明的中国在走向封建文明顶峰的同时逐渐固步自封,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文明正从地中海沿岸来到大西洋沿岸,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探究。
 材料一:                       14—16世纪的世界
 
 (1)学会利用历史地图学习,有助于建立空间概念,直观感受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用图上字母代号完成下列问题。
 14、15世纪,手工工场在    ①  (字母)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16世纪,文艺复兴由②    (字母)扩展到欧洲其它地区,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6世纪前后,哥伦布通过航线③      (字母)发现了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荷兰、英国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产生在地域上呈现的特点是:从④    (字母)转移到⑤    (字母)
 材料二:16—19世纪的三角贸易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完成下面示意图。
 
 通过本题探究,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原始资本积累上的特点是: ⑧   
 材料三:18世纪时,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I
 (3)材料三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的“革命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机器的发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指哪一形式?19世纪中后期,哪一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传播的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通过本题探究,我们发现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事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