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洛江区九年级质检历史试卷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礼乐制 | D.中央集权制 | 
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 )
| A.无为而治 | B.仁政 | C.兼爱、非攻 | D.仁 | 
2011年余光中的泉州故乡行在一座古桥边写下:“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想必蔡公,造桥人自己/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诗歌中的“此桥”是指( )
| A.赵州桥 | B.广济桥 | C.洛阳桥 | D.安平桥 | 
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疆域的扩大 | B.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 
| C.儒学的发展 | D.社会秩序的稳定 | 
2015年3月12日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纪念日。他在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在“医国”方面最突出的贡献( )
| A.创立同盟会 | B.提出三民主义 | 
| C.建立中华民国 | D.创建黄埔军校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都( )
| A.具有反封建精神 | 
|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 
| C.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 
| D.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甲、 乙、丙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 
| B.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改造完成 | 
| C.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 | 
| D.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文化大革命 |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 A.②①④③ | B.②①③④ | 
| C.④②①③ | D.④①③② | 
泉州有个“九一路”,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
| A.1949年9月1日泉州解放 | B.市舶司的设立 | 
| C.抗日英雄李子芳、沈尔七 | D.闽越族率先开发泉州 | 
下列四个选项中适合作为下图表格名称的是中国       成就表。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一国两制 | 
| C.政治协商制度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5周年。下图两张邮票体现的就是这次重要会议。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西方殖民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 
|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是我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 
| D.会议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 
1981年,一位在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那么为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 A.厦门 | B.广州 | C.上海 | D.深圳 | 
李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
| A.资产阶级革命 | B.资产阶级改革 | 
| C.民族统一运动 | D.思想解放运动 | 
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
| A.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 
|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 
| C.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 
| D.改革缺乏领导核心 | 
去年马航客机MH370事件引起了世界对飞行安全的极大关注。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下列图中同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下图是同一地点,同一车厢,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件情节几乎相同的事件,但主角位置却颠倒了。第一张是一战后法国的福煦将军接受德国投降,第二张是二战期间希特勒接受法国投降。你认为最贴切的照片主题应该是(    ) 
 
| A.联合的轴心 | B.冷战的对手 | C.竞争的对手 | D.亲密的伙伴 | 
下图是我国邮电部在1952年发行的邮票,上面印着“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 B.邮票发行的时间 | 
| C.邮票上的图片 | D.周年纪念的时间 |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话的是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海湾战争 | B.巴以冲突 | 
| C.科索沃问题 | D.古巴革命 | 
“猜猜他是谁?”:请你根据以下几个提示,判断他是(   )
 提示一:音乐    提示二:英雄      提示三:失聪  提示四:九
| A.托尔斯泰 | B.贝多芬 | C.柴科夫斯基 | D.海顿 | 
辨析题(请写出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说明理由)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错误:                                                                  
 理由:                                                                  
                                                                   
辨析题(请写出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说明理由)
 1949年l0月1日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                                                                  
 理由:                                                                  
                                                                   
辨析题(请写出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说明理由)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益。
 错误:                                                                  
 理由:                                                                  
                                                                   
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这是一本书的封面
 
 (1) 图中书名为什么把张骞被称为“凿空使者”?你认为这本书内容会与哪一条丝路有关?
 原因:                                       。(2分)
 丝路名称:                                  。(2分)
 材料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老君岩、清真寺、圣墓、草庵寺等中世纪世界几大宗教寺院,博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称。又有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与外国商人友好往来的遗址。
 ——节选自《泉州历史》
 (2)网上有人认为泉州不能作为“海丝”的起点,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发一个贴子说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证据?
 证据:                                                                       
                                                                          。
 (3)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两条丝绸之路共同的历史作用。
 共同作用: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袖口。允许在地方经济 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921年)
 材料二:美国在1933公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又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材料一、二相关的两个经济政策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一经济政策:                                             。
 材料二经济政策:                                             。
 (2)请你结合材料一、二的的内容,论证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两句话。(4分)  
 答:                                                                       
                                                                          。
 (3)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获得怎样的感悟?三十七年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大胆借鉴别国的建设经验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
 感悟:                                                                 。
 重大的决策:                                                            。
近代南京自1840年至1949年止,在这一百多年中,它饱受灾难与战火。这此,南京某中学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南京历史的探寻之旅。
 第一站:聆听静海寺钟声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静海寺因为浓缩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些都有深刻的含义,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事件:                 和                 (各2分,共4分)
 第二站:走进抗战烽火
 材料二:见下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间:                           
 原因:                                                    
                                                                           (2分)
 (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公然否认侵的历史,请你列举一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进行驳斥。
 事件:                      (1分)
 第三站:探访南京总统府
 
 (4)当你在总统府看到图中两个画面时想到是什么历史事件?
 事件:                                                                  (2分)
洛江区某中学打算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确定活动主题
 (1)请你从下列备选的活动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并找出至少两个事例充实你的主题。(备选主题:战争、地点、人物、歌曲、诗歌)
 主题:                  。
 事例:                                                   。(写1个得1分,共2分)
 步骤二:确定活动方法
 (2)你在搜寻事例(史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与同学分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方法:                                                             。
 步骤三:感悟长征精神
 (3)长征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它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你认为长征精神有哪些?
 长征精神:                                                          。
 步骤四:新时代的长征
 (4)如今是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将长征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是否需要长征精神:            。
 如何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