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恩施卷)化学
下列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利用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 用铁回收含铜离子废液中的铜 | 
| B. |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 
| C. | 用锡合金作保险丝 | 
| D. | 用铜丝作电缆 | 
下列为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 | 
| B. | 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 
| C. | 人类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 
| D. | 常见的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 
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 :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 | 
| B. | :可以表示一个铁离子 | 
| C. | :可以表示一个氖原子 | 
| D. |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 
| B.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 | 
| C. | 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 
| D. | 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丙>乙>甲 | 
| B. |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C.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D. | 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四种粒子均表示原子 | 
| B. | 与 可形成 型化合物 | 
| C. | 四种粒子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 
| D. | 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 
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成果之一是复旦大学的同鸣飞教授课题组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Riedel教授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四氧化铱正离子(IrO4+),在这种离子中,铱(I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 B.+6 | C.+7 | D.+9 | 
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初中阶段应该具备的化学素养,下列事实或现象包含了﹣些基本化学观念.请根据要求合理回答:
 (1)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微观分析其原因是:.
 (2)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①
 ;②
 ;③稀硫酸;④
 ;⑤
 .请按单质、氧化物、盐、有机物、混合物顺序排列为(填序号)。
 (3)几千万年前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因是:。
 (4)化学物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种种危害。请举例并说明其两面性。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式为;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
 )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
 、
 、
 、
 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
 和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按
 、
 、
 顺序).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
 、
 为周期表
 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的核电荷数为
 ,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1)
 的名称为;
 (2)
 的单质化学式为;
 (3)用
 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
 溶液、
 溶液、
 溶液和稀盐酸,请参与下列实验:
 (1)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2)取另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
|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 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 | ①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 ②若实验现象为 | 
(3)某同学将(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基础实验】图1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是,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图1中
 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还可以利用
 装置,向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锥形瓶中注入浓氨水快速制得氨气,则注入浓氨水的量至少要。
 【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氨气的性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1)氨气显碱性吗?(2)氨水显碱性吗?
 【实验验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干燥纸质小花进行图2中
 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Ⅰ和Ⅱ纸花不变色,实验Ⅲ纸花变红
 【实验结论】(1)氨气不显碱性,(2)氨水碱性(填"显"或"不显").
 【查阅资料】图2中
 是同学们查阅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变化的情况.
 【交流反思】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2)小军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稀盐酸,小花红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探究结论可知,能用于干燥氨气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拓展探究】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该兴趣小组增加了如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在
 型管
 两端同时塞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则
 型管内产生的现象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