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卷)历史
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其故事情节是围绕生肖铜首的争夺与保护展开的。与生肖铜首的遗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 鸦片战争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选择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一组是( )
| A. | 虎门销烟遗迹---圆明园遗址---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 
| B. | 大沽炮台遗址--- 天津义和团遗迹---武昌起义纪念馆 | 
| C. | 詹天佑故居---张謇故居---徐悲鸿故居 | 
| D.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影视资料中属于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是( )
| A. | 血战台儿庄 | B. | 开国大典 | 
| C. | 甲午风云 | D. | 大决战 |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他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译著是( )
| A. | 《四洲志》 | B. | 《制碱》 | 
| C. | 《海国图志》 | D. | 《天演论》 | 
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共八大召开   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①③④ | 
| C. | ①②④③ | D. | ③②④① |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该国际会议指的是( )
| A. | 日内瓦会议 | B. | 万隆会议 | 
|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武力冲突。下列各项中有一项明显与其他交往方式不同的是( )
| A. |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 B. | 希波战争 | 
| C.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D. | 罗马征服地中海 |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绘画、雕塑等都复活了。"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 新航路的开辟 | B. | 文艺复兴 | 
| C. | 启蒙运动 |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巴黎第一大学拿破仑学院的奥立维·布登教授说:"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有关的文献是( )
| A. | 《权利法案》 | B. | 《独立宣言》 | 
| C. | 《人权宣言》 | D. | 《共产党宣言》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①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②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下侧漫画反映的是(   )
 
| A. |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 B. | 美苏争霸 | 
| C. | 马歇尔计划实施 | D. | 欧盟成立 | 
王静同学在学习中提炼出以下学习主题,其中符合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的是( )
|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 
| B. |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 C. |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 D. |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家在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请打(√),不可能的打(×)
 ①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②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
 ③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④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3)中国梦,就是中华儿女的强国梦。请你谈谈作为青年人应如何实现中国梦。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杂志发行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将下列与邓小平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实施此项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宁市一公司职员2015年"五一"假期经历
 第一天:坐汽车去那拉提大草原领略草原风光。
 第二天:从那拉提坐飞机去乌鲁木齐探亲,在飞机上喝了一杯可口可乐。
 第三天:在乌鲁木齐友好商场购物,购得"阿迪达斯"T恤一件。下午坐火车回伊宁市。
 材料二
 
 材料三 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1)材料一中出现的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他喝可口可乐、买"阿迪达斯"T恤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中的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图一中的场景与当时世界上的什么事件有关?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高度重视。请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两例)
 (4)根据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作用的认识。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美国逐步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70年代,北美人民面对殖民国家的压迫,采取什么行动获得了新生?19世纪60年代,美国又面临新的危机,是怎样解决的?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是如何摆脱经济危机的? 其中心措施是什么?
 (3)二战期间美国总统发表演讲"……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根据他的观点,后来二战中"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指的是什么?
 (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