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西南州卷)化学
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B.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 D. | 滴加液体 | 
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 
| B. |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 | 
| C. |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 D. |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 B.SO2 | C.PM2.5 | D.NO2 | 
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 、 、 | B. | 、 、 | 
| C. | 、 、 | D. | 、 、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酸根离子;              
 (2)2个镁原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3个氮分子;
 (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
 (2)在焙制糕点时常需加入一种名为"泡打粉"的膨松剂,其主要成分是
 ,俗称。
 (3)淀粉发酵后可生产乙醇(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填化学式)。
 (5)在轿车的车箱内放入几包活性炭便可减少其中的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2)C粒子属于(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
 =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丁。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生活中,物质丙的用途之一为。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为了能较好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
"五一"节后,小红返回了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
 溶液,由此便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
 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不同猜想:。
 【收集资料】小红知道,
 敞口放置会变质的原因是
 与空气中的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红实验时的现象。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第一步:取少量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 | ① | 溶液 部分变质 | 
| 第二步: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②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③;④。
 【实验反思】保存
 溶液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