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三上册第一、二章专项训练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 
|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 
|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 
下列实验中,固体质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
| A.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 B.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 | 
| C.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 
| D.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 | 
不需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 A.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三种固体 |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 
| C.氯化铵、氢氧化钾、硝酸钠三种溶液 | D.酒精、汽油、蒸馏水三种液体 | 
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设计 | 实验目的 |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 | 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 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 | 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 C |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 D |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 
|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 
|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 
|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 
用化学符号填空:1个硫原子 ; 2个氮分子 ,我发现若化学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大于1,则该符号只能表示 (填“宏观”或“微观”)含义。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B是         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
⑵在通电条件下只有两种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
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
         性。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
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示中我还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硫的燃烧              镁带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
⑴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
⑵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 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24-1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
⑵小丽欲使用图24-2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
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⑶小丽用排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燃着的
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我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我能写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
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图24-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
的粉末由红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实验我可以得出的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 。
右图是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⑴我能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⑵我能写出由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 
|  |  |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⑴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 ⑵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⑴碳酸钙的质量;
 ⑵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选择优质炼铁原料十分重要.甲、乙两组同学对某钢铁厂所购进的赤铁矿粉中主要成分
 的含量进行测定.(假设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赤铁矿粉中杂质性质稳定,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采用如图6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
 ,装置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溶液.
 ③可以通过下面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中
 的含量:
 【方法一】称量反应前后
 装置的总质量,计算出
 的含量;
【方法二】称量得出反应生成的
 质量,计算出
 的含量.
 (2)乙组同学称取等质量的赤铁矿粉放人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填一个操作名称)后立即称量.根据称量的数据计算出
 的含量.
(3)甲、乙两组同学通过相互比较后对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 方案 | 优点 | 
| 甲组 | ① | 
| 乙组 | ② |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  B.用铁矿石炼铁
C.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               D.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 ③无味 ④易燃 ⑤沸点245℃ ⑥熔点-6.5℃ ⑦无腐蚀性 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 )
| A.②③⑤⑥ | B.①③⑥⑦ | C.③④⑦⑧ | D.②④⑥⑧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 
|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 
|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 
| B.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 | 
| C.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 
|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1/3~1/2之间 |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 
|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 D.氯化钾、液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 
| B.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 | 
| C.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体积分数) | 
| D.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中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高锰酸钾           ;(2)二氧化碳         ;
(3)氮气           ;  (4)双氧水           。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 北京 | 92 | TSP | Ⅱ | 济南 | 76 | TSP | Ⅱ | 
| 天津 | 82 | TSP | Ⅱ | 武汉 | 83 | NOx | Ⅱ | 
| 哈尔滨 | 96 | TSP | Ⅱ | 重庆 | 98 | SOx | Ⅱ | 
| 上海 | 74 | NOx | Ⅱ | 贵阳 | 69 | TSP | Ⅱ | 
| 注:TSP——空气中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 ④开发新能源
(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
①开发氢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具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      (填序号 ),理由是                   。
⑵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