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永丰县初中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三个镜头: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③烧毁有关医药的书籍。
从史实看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 | D.②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社会相对安定   ③自然条件好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 ⑤南方生产力先进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
| A.③②①④⑤ | B.③①②⑤④ | 
| C.③①②④⑤ | D.②③①④⑤ |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 
|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 
| C.《瑷珲条约》——赔款2100万元 | 
|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 
|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 
|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 
|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中国近代史上,在此地区
| A.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部队 |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 C.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 
今年5月3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团出席两岸经贸文化论坛,4日到北京会见习近平。历史上“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两次握手”。国共“第二次握手”的主要贡献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 C.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 D.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说明张謇
| A.赞成商务立国 |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 C.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D.提倡实业救国 |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大跃进”运动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农业合作化 | 
今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 
|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 
|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 
|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 
纽约《世界日报》曾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发广告,评价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雷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 C.①③④② | D.①②④③ | 
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古代东西方文华交流的是
| A.丝绸之路 | B.阿拉伯数字 | 
| C.《马可·波罗行纪》 | D.《蒙娜丽莎》 | 
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产生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伊斯兰教有关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英法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 
| D.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 
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雯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雯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等进行了如下概括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科技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经过无数次思考、实验和不懈追求的结果。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 B.达尔文——进化论 | 
| C.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 D.爱因斯坦——相对论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抨击封建神学,肯定现实生活 | 
| B.《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 
|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 D.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史与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史   实 | 结  论 | 
| A | 通过法令,890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 | 保护本国企业 | 
| B | 制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标准 | 加强国家干预、调节 | 
| C | 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生活保障 |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 D | 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和植树。 | 避免盲目竞争、生产过剩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 
| B.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 C.西欧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 
| D.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 B.蒸汽机的改良 | 
| C.电的发明 | D.航天技术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近代屈辱】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举一例即可)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
(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请举一例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
(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相当,但是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失败说明什么?
(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2014年2月8日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晤。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阅兵仪式。回顾中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履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在中国古代史上,为了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维护领土完整,清朝组织自卫反击战,此后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2)19世纪60年代(1861年),中国和俄国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同一年,太平洋彼岸有何大事发生?导致后面两国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3)二战期间,中苏两方曾经密切合作,哪份文件的签署使中苏正式成为反法西斯的盟友?1945年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是根据什么会议的决议执行的?
(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