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初中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卷)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钠原子失电子变为钠离子 | B.水分子通电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 
| C.氧离子得电子变为氧原子 | D.氧气受热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⑤⑥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 
|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 
|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 
|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被称为碱中之王。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sOH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 B.CsOH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 
| C.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CsSO4 | 
| D.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不一定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性质与用途 | B | 安全常识 | 
| N2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Al2(OH)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 室内装修污染——由甲醛引起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 ||
| C | 元素与人体健康 | D | 物质的除杂 | 
| 缺钙——易患贫血 缺铁——易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 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盐酸 除去铜粉中铁粉——用磁铁吸引 | 
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 试管内物质 | 胶头滴管内物质 | 
| A | 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 B | 氧化铁 | 稀盐酸 | 
| C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 X | Y | Z | W |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m | 16 | 14 |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6 | 60 | 50 | 
A.m的数值为64
 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看实验1,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答一条即可)                           。
 (2)看实验2,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因此,在取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不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其中第二步处理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    作用。
 (2)酸雨造成的危害主要有:①腐蚀建筑物;②                               等。解决酸雨的措施有                            等。
 (3)小华的爸爸发现自己种植的棉花叶面发红、发黄,且植株比别人种植的棉花明显矮小,出现上述情况你认为应施用       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草木灰与碳铵不能混合施用的原因                                    。
 (4)下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且具有挥发性,请回答:
 
 ①试写出X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试写一个工业上制取X的反应                        。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佳士得拍卖行2009年3月26日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圆明园兽首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用化学知识解释鼠首和兔首铜像经历150多年,保存相当完好而没有严重锈蚀的原因是                           。
 (2)北京2008奥运会金牌为金镶玉,直径为70 mm、厚6mm。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属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乙认为该金属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建议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下列试剂不能证明甲、乙猜想正误是_________。
| A.硫酸铜溶液 | B.盐酸 | C.硫酸锌 | D.硝酸银溶液 | 
(3)实验中学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 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 快慢,来比较Al和Fe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设计了甲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采用表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铁丝)。
 
 ①实验时,先用砂纸除去铝丝和铁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②若要比较甲图中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              。
 ③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则C的化学式为          ,E的用途可能是                               。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
 (3)已知C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 方案 设计者 | 方案步骤 | 方案预估现象 | 方案 预估结论 | 
| 小亮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酚酞试液 不变色 | 恰好完全中和 | 
| 小丽 |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pH=7 | 恰好完全中和 | 
| 小林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产 | 盐酸过量,没 有完全中和 |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       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中任意一个错误的原因                       。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           (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  | 小林猜想正确 | 
|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你的猜想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