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上海卷)化学
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 A.-3 | B.-2 | C.+2 | D.+3 |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 | 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 B. |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 
| C. | 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 D. |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 
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 | 
|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 
|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 
|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 A. | 分解反应 | B. | 化合反应 | C. | 复分解反应 | D. | 置换反应 |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干冰:人工降雨 | B. | 稀盐酸:除铁锈 | 
| C. | 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 D. | 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 | 
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 B. |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 
| C. | 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 D. | 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 
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 B. | 用水鉴生石灰和石灰石 | 
| 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 D. |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 B.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 | 
| C. | 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 D. |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 |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 
|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 
| C.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 
| D.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在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 | 共生成0.1mol氯化钙 | B. | 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 | 
| C. | 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 | D. | 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 完成下列填空。
 ①现有四种常见物质:
 、
 、
 、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某反应涉及的四种分子如下图所示: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水)。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KNO3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II.请写出一种将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III.20℃时,将
 放入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IV.从
 溶液中得到
 晶体的方法是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某白色固体
 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
 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
 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中有氢氧化钠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
 ,其物质的量为
 。
 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 药品 实验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大理石 | m g,块状 | m g,块状 | m g,粉末状 | m g,粉末状 | 
| 盐酸(过量)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I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反应更为剧烈
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 目的 | 原料 | 发生装置 |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 
| 制取二氧化碳 |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 A | |
| 制取氧气 | 粉末状二氧化碳 3%的过氧化氢溶液 | B |  |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 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