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卷)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 | 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 | 
| B. | 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 
| C. | 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 
| D. | 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 | 
根据图1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 
|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 
|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 
|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 |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 - 氧离子 | B. | - 3个氢元素 | 
| C. | - 四氧化三铁 | D. | - 2个氮气分子 | 
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 单质 | B. | 元素 | C. | 分子 | D. | 原子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几种常见物质的 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 酸奶 | 鸡蛋清 | 牙育 | 肥皂水 | 
| 范围(常温) | 
| A. | 酸奶 | B. | 鸡蛋清 | C. | 牙育 | D. | 肥皂水 | 
图3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有机物 | 
| B. | 化学式为 | 
| C. |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 
|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 
|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 C.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50mL量筒量水 | 
| B. |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 
| C. | 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 
| D. |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填标号)。
| A. | 氣化纳 | B. | 硝酸铵 | C. | 浓硫酸 | D. | 氢氧化钠 | 
"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以表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 Ⅱ、Ⅲ 中的空格:
| 项目 序号 | 举例 |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 | 
| Ⅰ | ↓ | 盐1﹣盐2 | 盐→新盐 | 
| Ⅱ | 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酸﹣盐 | 酸→ | 
| Ⅲ | 写出氢氧化钠转变成另一种碱的 | 碱﹣ | 碱→新碱 | 
(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③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利用图8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9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10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4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