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刘庄镇三圩初中九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 B.火的使用 | 
| C.能建造房屋 | D.使用陶瓷 | 
李明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
| A.夏 | B.宋 | C.唐 | D.秦 |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是(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 B.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 
| C.布达拉宫 | D.敦煌莫高窟 | 
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 
|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 D.使北方趋于平静 |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 B.西汉和唐朝 | 
| C.秦朝和明朝 | D.西汉和明朝 |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 
| B.鉴真东渡日本 | 
| C.郑和下西洋 | 
|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 
①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
②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③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
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④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 
| 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C.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D.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割地 | B.赔款 | C.开设通商口岸 | D.协定关税 | 
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瑷珲条约》的签订 |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 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说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之点是
| A.靠近海洋 | B.出现在山地丛林 | 
| C.兴起于肥沃的草原 | D.诞生于大河流域 | 
“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超越)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一段文字被镌刻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石碑上。此开国者应是
| A.克伦威尔 | B.华盛顿 | 
| C.林肯 | D.亚历山大二世 | 
《佐罗》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它描写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墨西哥出现的一位领导当地人民反抗殖民者暴政的传奇英雄。佐罗领导人民反抗的殖民者是( )
| A.西班牙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 A.获得美国援助 | B.对外侵略扩张 | 
| C.重视发展教育 | D.强化中央集权 |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的影响 | B.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 
| C.长期战争的破坏 |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小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 | 
| B.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 
|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 
| D.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 |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
| A.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 | 
|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 
| C.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 | 
| D.美国霸权政策——匈牙利改革 |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领域是( )
| A.原子能 | B.计算机 | C.航天技术 | D.生物工程 |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最先践行这一思想的事件是?
(2)图二译著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最早提出该观点的是谁?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5)图五著作的出版有何重要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成功的革命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图说历史——架起沟通桥梁】 
 
(1)图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活动最远到达红海和                。
(2)图二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其中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
【文汇历史——中西文明碰撞】
材料一: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十全武功”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二: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4)材料二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屈辱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表解历史——世界发展潮流】
德国欧宝轿车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表
| 汽车部件 | 车身 | 轮胎 | 座椅 | 仪表盘 | 避震器 | 排气管 | 
| 生产国 | 德国 | 比利时 | 匈牙利 | 瑞士 | 意大利 | 瑞典 | 
 
(5)上述表格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2014年初,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回答问题。 
【寻道图强】(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国危机的? 
【领袖风采】(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两位领导人分别采取什么措施使本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大国关系】(3)大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请你写出20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之间合作与对峙的典型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