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初三上学期末考试七校联考化学卷doc
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
 和
 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
 和
 的质量分数(
 )范围是
 (相对分子质量:
 :124,
 :180)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数字序号填空。
 ①醋酸(
 ) ②纯碱 ③尿素
  ④活性炭  ⑤食盐 ⑥维生素
 
(1)家庭制作馒头添加的"碱"(2)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4)除去冰箱异味(5)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6)含氮量最高的常用氮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
 (2)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
 (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
 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某耐火材料是由
 , 
 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
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
 ),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
 。
 (3)丁二酸钠(
 )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
 (1)黑火药中至少有
 (2)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 g、硝酸钾3 g、炭粉4. 5 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
 ,则
 、
 、
 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3)
 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
  , 
 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有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很多城市出台"禁放"规定杜绝此类污染,以下解决"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做法可行的是
提倡电子鞭炮
开发绿色鞭炮
关停鞭炮企业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
 等为原料的"
 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
 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
 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 )
 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
 反应生成
 ,重大意义在于
 (3)①中
 (气)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是
 (4)使用
 除去
 ,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
 溶液与
 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色沉淀,猜想是
 。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
 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
 (2)
 溶液与
 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
 ]和
 ,则反应方程式为
 (3)为探究新制
 ,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
 溶液与
 溶液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
叠氮化钠(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
 ,迅速分解为
 ,反应方程式为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再将
 反应可生成
 和
 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检验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
 【
 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
 中常含有少量的
 ,为测定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
 溶液与
 ,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
 的作用是
| M | 
【 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
 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
 
 (
 中的
 全部转化为
 ,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5)使小试管中的
 样品与
 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的密度为1.25 
 ),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
 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 蔗糖 | B. | 硝酸钾 | C. | 植物油 | D. | 高锰酸钾 | 
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食盐: | B. | 纯碱: | 
| C. | 碳铵: | D. | 熟石灰: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铁有关的是( )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呈电中性 | B. | 原子是实心球体 | 
| C. |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 D. |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 
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该反应属于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A. | 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 B. | 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 
| C. |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 D. |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 氯化钠 | B. | 碳酸钠 | C. | 氢氧化钙 | D. | 碳酸 | 
、 、 三种金属中,只有 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 放入 的盐溶液中, 表面有 析出。则 、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 Cl- OH- | B.K+ Ca2+ CO32- | 
| C.H+ Cl- CO32- | D.Na+Fe3+OH- |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 C.用铅笔写字 |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 
许多水果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人们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 B.分子的质量很小 | 
| C.分子是香的 |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后产生的烟 |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 
|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 D.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 | 
下列各组物质,两者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干冰、碳酸氢铵 | B.氢气、沼气 | C.海水、大理石 | D.空气、铝粉 | 
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 A.漏斗、烧杯、玻璃棒 | B.量筒、集气瓶、烧杯 | 
| C.漏斗、试管、玻璃棒 | D.滴管、玻璃棒、烧瓶 | 
在反应 A+ B C+D中,若取 A、B各10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6克C, 8克D,而且A没有剩余,则反应时A与B的质量比为------(     )
 C+D中,若取 A、B各10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6克C, 8克D,而且A没有剩余,则反应时A与B的质量比为------(     )
A.4∶10     B.10∶4     C.6∶8    D.8∶6
下列做法(或认识)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带上火把进入山洞进行科学探险 | 
| B.浴室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并拨打110 | 
| C.带上手电筒就放心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 | 
| D.洗衣服时,用硬水比软水效果更好 | 
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种化工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 2 CO2+6H2一定条件 R+4 H2O,则R的化学式------------------------------( )
| A.CO | B.CH4 | C.C2 H4 | D.CH4O | 
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 
|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 
|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 
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
| A.铝的原子序数是13 | B.铝是一种金属 | 
|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 D.化学反应中铝失电子变成Al3 | 
小强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通过实验所得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小强继续进行下列探究,其中不可取的是--------------------------------------------( )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 
| B.实验的数据和理论上的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 
|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 
|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 ,水两种物质,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 ①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一定含有氧元素 ③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⑤该物质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⑥物质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1:4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 | B.①④⑤ | C.①④⑥ | D.①③⑥ | 
(3分)如果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
”表示氯原子,如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              
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实验室里有多种方法可以制氧气,写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                                       ;
②                                        .
(4)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4分)
水污染物的来源和水污染的实例对应起来。a .工业污染b .农业污染c .生活污染 d .放射性污染①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② 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③ 冶金工业的废渣 ④ 核废物投人深海中
a         b       c        d      
点燃两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透明无底的可乐瓶将它们罩起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熄灭,原因是 ,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人应该采取 姿势迅速逃离火灾区域。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1)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2)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不同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进行的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
 ⑷实验室里可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所需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氨气极易溶于水,一般可用_____装置收集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