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饶鹰联谊学校初三5月联考物理卷
小华清洗钢笔,用力一甩,钢笔上的水就被甩出,这是利用 ,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其发现的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请再举两例: 、 。
如图为一枚生肖邮票,为了精确地测量其长度,应选用分度值为     (选填“1mm”或“1cm”)的刻度尺;为了细致地鉴赏此邮票,可使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
如图所示,游客坐在游乐场“跳楼机”的升降台上匀速上升时,感觉大地在远离,这是以
            为参照物;这一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我们手里的小磁针水平静止时北极指向地理 极(选填“南”或“北”)附近.
庐山山顶高于九江市,两地市民在家里用敝口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沸腾时的温度在九江市较
     (选填“高”或“低”),将这些水烧开,在九江市吸收热量更______(选填“多”或“少”)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结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
在测量小灯饱电阻的实验中.正确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饱的电阻为    Ω.
如图甲,用力划火柴,使火柴点燃,是利用增大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如图乙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看,它与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甲              乙
如图所示是用来截断电线的工具——老虎钳,它是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手柄上的橡胶套是________ (填“导体”或“绝缘体”)。
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 A.道路两旁边植树 | 
|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静音状态 | 
| C.高架道路两旁隔音墙 | 
|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 C.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位置.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为I1、I2,且灯丝电阻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灯L亮度逐渐变暗 | 
| B.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的大小变大 | 
| C.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  的比值变大 | 
| D.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 |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冰块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 
| B.向舞台上撒干冰来制造“烟雾”效果 | 
| C.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刚出笼包子不会太烫 | 
| D.冬天.地窖的水桶里水结冰使储藏的蔬菜不被冻坏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 实验序号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 1 | 40 | 13.3 | 
| 2 | 30 | 15 | 
| 3 | 20 | 20 | 
| 4 | 15 | 30 | 
| 5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 6 | 8 | 光屏上没有像 | 
分析实验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B.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C.如图乙所示,光屏应移至C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D.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
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物质的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不一定越高 | 
| B.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 
|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 
| 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状态变化都无关 | 
小华暑假去北京玩,出行时坐地铁列车。细心的小华发现,地铁站台前都有一条安全线,地铁列车车身线形流畅、优美,头部向前突出颇像子弹头,车内乘客可以通过移动电视观看时事新闻,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控制室也可以通过广播和无线电及时通知乘客,据小华了解,地铁2号线遵循绿色地铁的发展理念,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设计,广泛采用吸音以及降噪材料,使车辆更轻,更安静。还采用材料循环运用技术,整车90﹪的材料均可再生使用,列车刹车时,仍继续向前运动,所减少的能量大部分可以转化为电能。请填写下列物理现象(摘取原文)应用的物理知识:
(1)列车刹车时,仍继续向前运动: 
(2)地铁站台前都有一条安全线:
(3)采用吸音以及降噪材料,使车辆更安静:
(4)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设计,使车辆更轻:
下表是D6501次动车组的时刻表.
| 站名 | 到站时 | 发车时 | 里程 | 
| 南昌 | 始发站 | 06:53 | 0 | 
| 抚州 | 07:41 | 07:43 | 101 | 
| 南丰 | 08:11 | 08:15 | 181 | 
| 将乐 | 08:56 | 08:58 | 302 | 
| 三明 | 09:18 | 09:20 | 352 | 
| 永泰 | 10:08 | 10:10 | 489 | 
| 福州 | 10:43 | 终点站 | 548 | 
 
(1)请根据时刻表计算D6501次动车组从南昌出发到达南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
(2)从南昌站出发一段时间后,动车组以180km/h的时速匀速行驶了30km.此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2×105N并保持不变,求此路段动车组发动机牵引力输出功率的大小及牵引力所做的功.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R1的阻值为多大?在10min内电流通过R1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R2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解放军报》报道:2014年某日,南海舰队372潜艇急速坠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深渊,主机舱管路破损进水,官兵精确完成一项项操作,险情成功化解。372潜艇的脱困被认为是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372潜艇潜航排水量约3000吨,任务潜航深度约240m,最大潜航深度约300m。(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 3 kg/m 3 , g 取10N / kg)
求:(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
(2)当它潜入到水下200m 时,它的一个面积为1.2m 2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力。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测定标有“3.6V”字样小灯泡的功率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


甲             乙                          丙             丁
(1)测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闭合S1、S2,,断开S3。画出此时的电路图,在电路图中标出电表的“+”“-”接线柱。小组同学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格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改正不足后,测出R=8Ω
|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 1 |  |  |  | 
| 2 |  |  |  | 
| 3 |  |  |  | 
 
(2)闭合S1、S3,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U—I关系图像。由图象分析,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功率PL=    W;图像中所绘图像是一条曲线,其原因是:                        。
(3)若在进行(2)时发现电压表突然损坏,该组同学手边有多余电流表但无电压表,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明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丙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操作:①调节滑片至阻值最大处,并同时闭合S1、S2、S3;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A1的示数为      A时,记下电流表A的示数      A(见下图);③根据公式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为      W。
(1)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纸板前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右侧纸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纸板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③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④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请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甲                                     画表格处
(2)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强弱”的实验时,小明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
①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②小明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转动180°,南北极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    方向有关.
③由安培定则可知丙图中S闭合后,螺线管的上端为   极.若要弹簧缩短,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左”或“右”)移动。
乙             丙
(1)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橡皮、塑料尺、小磁针,按照示例设计两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 选用的器材 |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 
| 干电池、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橡皮 | 物质的导电性 | 
|  |  | 
|  |  | 
 
 (2)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①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
 ②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 
③ 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④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甲>ρ乙>ρ盐水>ρ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 实验 次数 | 物体 | 物体 重力 /N | 液体 密度 g/cm3 | 物体浸在 液体中的 体积/cm3 | 物体浸在液 体中时测力 计的示数/N | 物体浸在液 体中所受的 浮力/N | 
| 1 | 甲 | 4 | 1.0 | 40 | 3.6 | 0.4 | 
| 2 | 甲 | 4 | 1.0 | 60 | 3.4 | 0.6 | 
| 3 | 甲 | 4 | 1.0 | 100 | 3.0 | 1.0 | 
| 4 | 甲 | 4 | 1.2 | 100 | ① | ② | 
| 5 | 乙 | 2 | 1.2 | 100 | 0.8 | 1.2 |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表格中①的数据为    N,②的数据为    N.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浮力的大小除了跟以上因素有关外,请你猜想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