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八上第二次月考测评地理试卷
读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 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 
| C.领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 | D.与日本、蒙古陆地接壤 |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 东半球 | B.北半球 西半球 | 
| C.南半球 东半球 | D.南半球 西半球 | 
图中标注的我国领土“四至”中,有一个位置标注错了,是哪一个
| A.最北 | B.最南 | C.最东 | D.最西 | 
下列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①--呼和浩特 | B.②---长沙 | 
| C.③---济南 | D.④--拉萨 | 
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 
|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 
|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特点 | 
|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山地和高原 | B.山地和丘陵 | 
| C.丘陵和平原 | D.高原和盆地 | 
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 
|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 C.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 D.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平原面积较小 | 
“地无三尺平”是对哪个高原的真实写照: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 C.云贵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读长江黄河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外流河是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是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是外流河黄河是内流河 | B.长江是内流河黄河是外流河 | 
| C.长江、黄河都是外流河 | D.长江、黄河都是内流河 |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图中的哪一处: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黄河出现“地上河”的,是图中的哪一段:
| A.a段 | B.b段 | C.c段 | D.d段 | 
长江中游的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 
|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 
|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 
|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 
下列关于下图a、b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以上 | 
| B.a、b两地均受季风气候影响 | 
| C.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 
| D.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组,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是将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而划分的,上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是:
| A.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 
| B.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 
|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线 | 
“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牦牛是这里代表性的畜种”,该区位于图④中的:
| A.A区 | B.B区 | C.C区 | D.D区 | 
邹平县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
| A.湿润地区热带 | B.半湿润地区暖温带 | 
| C.半干旱地区 暖温带 | D.湿润地区亚热带 | 
读古诗《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回答下列问题:这首诗描写景象,位于我国哪一个分区: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下图中,哪一幅是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

关于本地区的发展措施,以下哪一种方法最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大面积开垦,大量增加粮食产量 | 
| B.大量增加牲畜数量,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 
| C.全面推行“以草定畜、分区轮牧” | 
| D.集中精力寻找矿产资源,鼓励多挖快致富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 B.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大 | 
| C.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小 | D.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大 | 
关于我国的土地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少,人均量更小 | 
| B.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 
| C.我国未利用的土地较多,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多 | 
| D.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匀,适宜进行统一管理 |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基地,①②③④四地区及对应的可能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 | B.②—棉花、甜菜 | 
| C.③--水稻、油菜 | D.④—小麦、甘蔗 | 
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
| A.苏州高新区 | B.成都高新区 | 
| C.上海高新区 | D.北京中关村 |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 
|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 
下列四组工厂中,都属于重工业的是
| A.拖拉机厂、电视机厂 | B.钢铁厂、钟表厂 | 
| C.炼铝厂、石油化工厂 | D.汽车轮胎厂、纺织厂 | 
下列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 | B.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 
| C.具有相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 D.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 
关于沪宁杭工业基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 
| B.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综合性工业城市 | 
| C.地处“黄金水道”长江和沿海的交汇处,水运便利 | 
| D.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 
关于上海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 
| C.终年炎热干燥 |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 
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黄河发源于①      高原,注入海域②     海。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③是     ;位于黄河沿岸的省会城市⑤是     ;主要支流⑦是     ;⑧是     ;
(2)“地上河”主要形成在黄河的           游,该河流经土质疏松的          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因此     问题突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③       ④        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⑨         ⑩            。
(2)地形区⑤          和地形区⑥            之间的山脉是                 。
山脉⑧         的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            。
(3)地形区⑦是河流①         和②           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区域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平度市的主要耕地类型__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       。
(3)A、B、C、D四大区中,目前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是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___________。(填代号)
(4)D区深居内陆,其自然特征是     ,这个区域   (有、无)外流河,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
(5)C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本区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