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北五校八年级4月联考历史试卷
每周星期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C.中共七大 |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 
|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B.新中国成立 | 
| C.西藏和平解放 | D.香港、澳门回归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 A.农业 | B.重工业 | C.商业 | D.交通运输业 |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
| A.抗日军民 | B.中国工农红军 | 
| C.中国人民志愿军 |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 A.土地归集体所有 | B.土地归农民所有 | 
| C.归国家所有 | D.归乡镇所有 |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 
|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我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 )
| A.武汉长江大桥 | B.南京长江大桥 | 
| C.宜昌长江大桥 | D.重庆大桥 | 
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 
|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 
| C.“一五”计划的完成 | 
|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 
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新中国建立时期 | B.解放前 | 
|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 D.一五计划的完成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
| A.赎买政策 | B.合并政策 | C.没收政策 | D.公私合营 |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 B.农业合作化 | 
| C.手工业合作化 |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是(   )
| A.“大跃进”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   )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 B.党内“左”的思想的发展 | 
|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经验 | D.建设中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 
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是在( )
| A.大庆油田建成后 | B.胜利油田建成后 | 
| C.华北油田建成后 | D.辽河油田建成后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 C.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
| A.江青四人帮粉碎 | B.林彪集团的粉碎 | 
| C.二月抗争的镇压 | D.《海瑞罢官》一文的发表 |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问题是讨论( )
| A.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 
| C.“两个凡是”的问题 | D.“文化大革命”的 | 
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   )
①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素质下降
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④ | 
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 )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 
|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 C.平反冤假错案 | 
| D.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
| A.建国初期 | B.抗美援朝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以后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18分)  
请回答:
(1)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4分)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15分)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3分)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
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⑴ 政策回顾:
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第一次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      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第二次是:1953年,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农业实行                     
②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________     ___化运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⑵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一次时: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5分)
②第二次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