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物理模拟卷
老师上体育课时,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在此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 
|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 D.无法判断 | 
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河岸上的树 | B.小船 | C.河岸 | D.迎面驶来的船 | 
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对跳远运动员来说
| A.面向西跳最有利 | B.面向东跳最有利 | 
| C.面向南或北跳最有利 | D.地球自转不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 
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 
|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 
|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 
|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 
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 
|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的是
| A.水平抛出的石块 | B.飞流而下的瀑布 | 
| C.加速上升的子弹 | D.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 | 
物理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图4所示的实验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 

把两个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弹簧秤上,然后将它们全部浸入水中,比较弹簧秤的读数,则
| A.挂铁球的读数大于挂铝球的读数 | B.挂铁球的读数小于挂铝球的读数 | 
| C.挂铁球的读数等于挂铝球的读数 | D.无法判定 | 
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C.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 
|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 | 
请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小强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如果小车在20s内了匀速前进了10m,则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则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 J,功率是 W
如图5所示,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则它受到的重力为 N,如果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若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如图6所示,小刚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小刚用的拉力为     N,木箱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7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8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木块的长度是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
请完成图9中的作图题:
(1)图甲中一个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
(2)图乙是利用杠杆吊起重物的情景,O是支点,请画出F1的力臂,并用字母L1表示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 
|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 
|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0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图11所示的实验。
| 次数 | 1 | 2 | 3 | 4 | 
| G/N |  | 3.65 | 3.60 | 3.50 | 
| F/N | 0 |  |  |  | 
(1)请根据实验数据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有关系。
(3)实验中他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 ×103kg/m3,与 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g取10N/kg),求:
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g取10N/kg),求:
 ①这座“海宝”的体积为多少?   
 ②这座“海宝”的重力多大?
 ③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④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工人师傅用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他用100N的拉力匀速提升重240N的物体,在2s时间内,物体上升了2 m,求:
⑴ 物体上升的速度多大?
⑵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⑶ 拉力做功多少?     
⑷拉力做功的功率多大?
⑸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超声波 | B.次声波 | C.电磁波 | D.红外线 |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 B.绿化居住环境 | C.缓解“热岛效应” | D.降低噪声污染 |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 B.凝固和液化 | C.凝固和凝华 | D.汽化和升华 | 
“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这句话中的“镜花水月”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 | 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 
| C.真实的花和月亮 | D.光的漫反射形成的实像 | 
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 B.模拟气流 | C.地面 | D.他本人 |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 B.盐水、酒精、硫酸 | 
| C.酒精、硫酸、盐水 | D.硫酸、酒精、盐水 | 
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轮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时,浮力保持不变 | 
| B.飞机升力的获得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的原理 | 
| C.用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 | 
| D.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假如所有导体都没有了电阻,下列用电器仍能正常使用的是
| A.电熨斗 | B.电饭锅 | C.普通家用洗衣机 | D.电热毯 |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4所示,是演示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小球从轨道上的A点滚落下来,在圆形轨道上运动了一周,最后经过D点被抛出去,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研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方法相同的是
| A.通过测100张纸的厚度来测一张纸的厚度 | 
| B.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 
| C.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 D.人们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给全球的石油市场带来了重大的冲击,这是因为中东的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会使市场上原油的供应量下降,导致油价上涨。其中石油属于
| A.二次能源 | B.可再生能源 | C.不可再生能源 | D.新能源 | 
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使用的一种先进的声波振动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这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声音微弱是指声音的 小
身边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当你走在太阳底下时会出现人影,这是由于 形成的;有时瓶盖拧得太紧,往往要包上一块毛巾后再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
汽车中有如图6所示的电路,其中上端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并接入电路中,金属滑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细杆上.当汽车静止时,滑块M上的金属细杆与红、绿灯一端的触头都不接触。当汽车向前启动时,_______灯亮。上述设计中应用到了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_这一物理知识。
“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____
(选填“越大”或“越小”)
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图9所示。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1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 2 |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 4.5 | 5.1 | 5.7 | 6.3 | 6.9 | 7.5 | 
| 3 |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 0 | 0.6 | 1.2 |  | 2.4 | 3.0 |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     的猜想是正确的,你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请你选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1)你可从中选用的器材有                                           。
(2)你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                                                                   。
②                                                                   。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是           。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刚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填字母),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刚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阻R为10Ω,变阻器R'标有“20Ω  1A”字样。
①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量程。
②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乙图中未连接处补画上。
③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刚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填电路图上的a或b)移动。请你替小刚写出结论,填在下表中。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电压U/V | 1 | 2 | 3 | 
| 电流I/A | 0.1 | 0.2 | 0.3 | 
| 结论 |  | 
(3)小刚还想用这个电路测一下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于是他将电阻R换成一只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8Ω)。闭合开关S后,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Ω,额定电功率为_________W。
如图12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结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4×103kg,底面积为1m2的货物G匀速提起。(取g=10N/kg)问:
(1)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物匀速吊起16m,用了40s,则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4)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物体?
已知:OA=10m,OB=5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