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市博爱学校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是( )
| A.晋文公 | B.齐桓公 | C.楚庄王 | D.秦穆公 | 
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以上理念的有(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韩非子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 B.夏桀残暴,人民怨声四起 |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 
|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 
|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 
| D.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应完全归功于嬴政 | 
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监察的是( )
|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军机大臣 | D.内阁大学士 |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它最适合做下列哪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的台词?( )
| A.《汉武大帝》 | B.《武则天》 | C.《贞观长歌》 | D.《三国演义》 | 
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从这些盛世局面中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 
| B.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 
| C.劳动人民生活安定,没有剥削和压迫 | 
| D.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 A.防止人民反抗 | B.压制知识分子 | C.巩固封建统治 | D.统一思想 | 
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 
| B.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 
下列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一面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近代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开始于( )
| A.将尼布楚让与俄国 | B.割香港岛给英国 | 
| C.割库页岛给俄国 | D.割台湾给日本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创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和鸦片战争 | B.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 
|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严复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进步观点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 C.学习西方技术 | D.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科学 | 
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一座用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市旅游局为打造“伟人故里,名城中山”的旅游形象开展了一系列征文比赛。某同学在参赛论文中提到以下史实,其中错误的是( )
| A.孙中山倡导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 
| B.孙中山于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 C.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 
| D.孙中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 
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
| A.封建制度 | B.封建帝制 | C.奴隶制度 | D.民主制度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都( )
| A.具有反封建的精神 | 
|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 
| C.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 
| D.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关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 
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 B.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 
| 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 
| D.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 A.开天辟地 党的创立 |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 
| C.延安精神 革命圣地 |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 
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到来,这座桥是( )
| A.赵州桥 | B.卢沟桥 | C.泸定桥 | D.金水桥 | 
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南京!南京!》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大屠杀的真实场面,摄制组在拍摄前搜集的资料应该包括(     )
①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
②记录日军屠杀罪行的老照片
③目击大屠杀的外国友人的回忆录
④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篡改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教科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除台湾等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的标志是( )
| A.三大战役结束 | B.新中国成立 | 
| C.西藏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胜利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A.是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 
|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 | 
| C.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犯下的严重错误 | 
| D.是学习苏联的结果 |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运动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
|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 
| 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回顾历史,上海曾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1990年党中央做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 
|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 
|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 
|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 A.孙中山与毛泽东 | B.毛泽东与邓小平 | 
| C.邓小平与江泽民 | D.江泽民与胡锦涛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三大 | 
| C.中共十四大 | D.中共十五大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开始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人的幸福?( )
|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开辟 | 
| C.启蒙运动 | D.宪章运动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互相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
| A.郑和下西洋 | B.文艺复兴 | 
| C.法国大革命 | D.新航路开辟 | 
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 A.君主专制 | B.总统制 | 
| C.君主立宪制 | D.民主共和制 | 
美国自由女神的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拿着一部文献,它的颁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这部文献是( )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 C.《人权宣言》 | D.《宅地法》 | 
《人权宣言》与《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最显著的不同在于( )
| A.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 
| B.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 
| C.国家政权实际又议会掌握 | 
|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成为独自自主的国家 |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
| A.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 
| B.圈地运动提供了充实的劳动力 | 
| C.掠夺和积累了大量资金 | 
| D.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商品需求增加 |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写道:“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的开始 |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 C.马克思诞生 | 
|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某男子生于1821年的俄国,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而且可以出钱为自己购买一块“份地”。导致他身份发生变化的是( )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 
| B.1861年改革 | 
| C.明治维新 | 
| D.戊戌变法 | 
19世纪中期,美国无法调和的南北矛盾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
|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 
| B.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 
|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 
|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 
光绪帝、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的共同点是( )
| A.大力提倡和发展近代教育 | 
|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 | 
| C.主张彻底废除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 | 
| D.进行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 A.煤炭 | B.电力 | C.石油 | D.原子能 | 
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却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 A.意义 | B.特征 | C.性质 | D.结果 | 
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 A.高度集中 | B.广泛民主 | C.新经济 | D.高度自治 |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什么政策的先河( )
| A.工业化政策 | B.农业集体化政策 | 
| C.新经济政策 | D.大规模干预经济 | 
罗斯福的新政在美国推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 
| 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 
|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矛盾 | 
| 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 
二战期间,中、苏、美、英等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战略上的配合 | B.面临共同的敌人 | 
| C.绥靖政策的破产 | D.国际会议的规定 |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战后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 B.都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 C.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 D.德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 )
| A.一战 | B.二战 | C.冷战 | D.海湾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衰弱,反而更加强大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