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由于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尽相同。在下列国家中,采取与俄国类似方式的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日本 | 
1799年,拿破仑的部下在埃及罗塞塔港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三段文字分别用三种文字刻写,最下面一段是希腊文。科学家通过识读这段希腊文,找到了一把识读埃及古老文字的钥匙。这里所说的埃及古老文字是
| A.拉丁字母文字 | B.甲骨文 | C.象形文字 | D.楔形文字 | 
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最早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俄国 |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 
|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 
| C.都受到启蒙思想的直接影响 | 
| D.遭到外国武装干涉 | 
美国诞生的标志是
A、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D、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
| A.“三国同盟” | B.“三国协约” | 
| C.反法西斯同盟 | D.华沙条约组织 | 
在“一战”爆发后,望风使舵,由同盟国加入到协约国一方的国家是
| A.塞尔维亚 | B.奥地利 | C.意大利 | D.日本 |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的事件是
| A.欧洲三大工人罢工 | B.巴黎公社 | 
| C.俄国二月革命 | D.俄国十月革命 |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 B.沙漠 | C.高山 | D.河流 | 
一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在他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 B.萨拉热窝事件 | 
| C.三国协约的形成 | D.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 | 
“生命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的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 A.卡尔·本茨 | B.牛顿 | C.爱因斯坦 | D.达尔文 |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 
|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 
“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中的第一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是指
| A.林肯 | B.克林顿 | C.里根 | D.华盛顿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民宪章》的发表 | B.巴黎公社成立 |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D.共产同盟成立 |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人物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始的,他是
| A.但丁 | B.达·芬奇 | C.莎士比亚 | D.哥伦布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独立宣言》 |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 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 
|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 
| 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 
|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山雨”到来之前。资本主义思想这场“风”早已满西欧。这场“风”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启蒙运动 | C.自由主义 | D.马克思主义 |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 B.查里·马特改革 | 
| C.美国南北战争 | D.日本明治维新 |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 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开辟 | 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赫赫战功 | B.《拿破仑法典》 | C.加冕称帝 | 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 
历史老师强调:“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沃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刺激了生产,引起了工业革命。”由此判断,该老师正在讲述
| 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 | 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 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 
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1)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经济危机时采取的主要措施的名称。
步骤二: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帮他完成。
| 名称 | 领导人物 |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 政体形式 | 影响 | 
|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 克伦威尔 |  |  |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 美国独立战争 |  | 1787年宪法 |  | |
| 法国大革命 |  | 《人权宣言》 | 共和制 | |
| 法兰西第一帝国 | 拿破仑 |  | 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