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兄弟姐妹都很多”是指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民族
| A.45个 | B.55个 | 
| C.56个 | D.65个 | 
我国被称为“东方巨龙”,下列正方形代表亚洲,圆形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截至2010年11月1 日,我国的人口已达
| A.11.36亿 | B.12亿 | 
| C.13亿 | D.13. 40亿 |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是:
| A.东北、东南、西南 | B.东北、西北、西南 | 
| C.东南、东北、西北 | D.西南、东南、西北 |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
| A.上学困难 |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 C.就业困难 | D.劳动力充足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的农业生产部门属于
| A.种植业 | B.林业 | 
| C.渔业 | D.畜牧业 | 
下列地形中主要用于发展林业和种植业的是:
| A.山地、平原 | B.高原、平原 | 
| C.高原、盆地 | D.盆地、山地 |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产生了巨大的水能,这是因为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 C.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 
|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 B.修建水库 | 
| C.防治水污染 | D.节约用水 | 
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被称为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 B.水资源 | 
| C.矿产资源 | D.生物资源 | 
“地大物博,人口太多”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 B.总量丰富,人均较少 | 
| C.资源总量不丰富 | D.人均丰富 | 
下列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是:
| A.安徽黄山 | B.北京故宫 | 
| C.万里长城 | D.布达拉宫 |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 B.季风气候显著 | 
| C.大陆性气候强 | D.夏季普遍高温 | 
我国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 B.西南高原 | 
| C.东南沿海 | D.西北内陆 | 
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A.工业节水 | B.农业节水 | 
| C.浪费水源 | D.家庭节水 | 
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学校教学楼用地属于
| A.耕地 | B.建设用地 | 
| C.林地 | D.草地 |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种植业的类型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光照 | B.光照、热量 | 
| C.热量、降水 | D.地形、降水 | 
我国在一些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目的是
| A.提高人均粮食产量 | 
| B.充分利用劳动力 | 
| C.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 D.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 
近年来,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
| A.交通不便 | B.能源短缺 | 
| C.劳动力廉价 | D.土地昂贵 |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 B.交通便利 | 
| C.资源丰富 | D.气候宜人 | 
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 B.公路运输 | 
| C.水路运输 | D.管道运输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 | B.黄河中游 | 
| C.黄河下游 | D.小浪底水利枢纽 | 
形成该图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趋于干旱 | B.大量引水灌溉 | 
|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 D.草原严重沙漠化 | 
下列属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相交汇的城市是
| A.徐州 | B.广州 | 
| C.兰州 | D.郑州 | 
根据表中的任务,填出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每空2分)
| 类别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交通运输方式 | 
| 50箱急救药品 | 合肥—雅安 |  | 
| 10 万吨大米 | 武汉—上海 |  | 
| 1000万立方天然气 | 新疆—广州 |  | 
填出与下列传统节日所对应的民族:(每空1分)
| 传统节日 | 泼水节 | 三月三 | 开斋节 | 那达慕大会 | 
| 民族 |  |  |  |  | 
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所在省区填出:(每空1分)
| 世界文化遗产 | 皖南 古村落 | 丽江 古城 | 布达 拉宫 | 敦煌 莫高窟 | 承德 避暑山庄 | 
| 所在 省 区 |  |  |  |  |  | 
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0分)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盆地),②_______(盆地);③_______(高原),④_______(高原);
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平原);⑦________(山脉),⑧________(山脉)。
(2)图中②⑤⑥地形区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其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按其生产对象,主要以________业为主。
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1×7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   海,是我国第一大河,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城市)、E    (城市);c洞庭湖、F    (湖泊);
B    (河流)、D岷江;G    水电站(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
读中国疆域和政区图,完成下列题目。(1×10分)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自治区简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3)海和海峡:③______海⑥________海峡;
(4)陆上疆界的邻国:⑧_____  __ ⑨_____   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⑩______  ___.
(5)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     海。
